外企在华利润下滑归责垄断:已拿不到国家电网项目
本文摘要: 雾霾、经济放缓、报酬减少、竞争加剧……外国人离开中国的理由越来越多。 据报道,今天太给力了。孙嘉璞说的是天气,1月12日北...
气爆发后,霍毅的一些朋友回到了欧洲,他的妻子也在考虑是否要搬到欧洲,“以后有了孩子,一定会搬走的。”
IBM中国全球服务执行中心总经理马修没打算离开中国,“我确实担心环境和健康问题,但我的事业在这儿,中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员离开比较容易,高层很少因为空气的原因离开。”马修说。
和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不同,安娜˙肯从2013年下半年就开始认真考虑是否离开。在北京国贸的一栋公寓中,她望着窗外灰黄色的天空,显得忧心忡忡,“我的母亲很担心我的健康,她希望我圣诞节前能回美国。”安娜是一名非政府组织派驻中国的志愿者,2011年来到北京,
原本打算在这里工作个五六年,“但最近我的喉咙总是发痒,我们把这个称为‘北京痒’。”
到中国工作的危险性被空前提高,为了让外国雇员继续留在中国,美国驻华大使馆甚至为美国员工家里订购了数千台空气净化器。
“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全世界都有,人们认为北京人天天生活在这种状态下,让一些外派人员过来工作难度增加了。”空中客车中国公司总裁陈菊明说,四五年前,外派中国的员工关心的是子女教育、住房条件、饮食文化、休闲、自然环境等问题,现在却要更多的考虑空气问题。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字也证实了陈菊明的担心:2013年上半年,到中国公干和旅游的外国人只有不到1300万,较去年同期减少5%。
有些人在2013年搬去了上海、广州等城市,但并不能解决问题。“我在中国一直生活在上海,以前没有太关注过雾霾。但最近我发现,上海的雾霾好像变得比北京还严重。”马修说,雾霾严重影响了他的户外运动。
安娜赶在圣诞前搬回了美国,“这里的天很蓝。”她在邮件里说,“但是,在搬家公司打包的时候,我还是有点难过。”
“有很多外国人,尤其是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有小孩的家庭,出于成本和健康的考虑,不得不离开了。”孙嘉璞说。
在北京待了三年以后,2013年诺基亚的销售经理拉尔斯及其妻子米歇尔带着孩子回到丹麦。米歇尔说:“孩子们不能到外面玩,出去的话不得不戴口罩。这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事情。”
“一般人们会在中国待五六年,然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但是2012年1月的那场雾霾之后,走的人明显多了。”霍毅站在北京银河SOHO的办公室里朝窗外望去,经过前一夜的大风,外面天气晴朗,视野开阔——对于久居北京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但他上班时还是顺手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