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的运维布局
发布时间:2014-10-23     来源: 天源科创
本文摘要:天源从2005年成立至今已九年的时间了,从一个10多个人的公司发展到目前拥有1700多名员工的专业化服务公司。
 
  【精益管理与优化】
 
  杨华谈精益管理与优化是从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开始的。
 
  在辽宁朝阳,每年的4、5月柳絮特别多,一旦进入机舱就会影响环控系统,风电场时常发生机组高温报警、烧坏IGBT模块的故障,这是该地区的一个季节性现象。“为防止IGBT模块的损坏,我们就在运维预警上进行了改进,保证冷却液的冷却温度高于预定值但还没到达故障点时,机组就开始预防报警,这样就全面保障了IGBT模块的安全。这就是运维工程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结果。”杨华强调说,“只要提到地区和机型,我们就能很快地对机组故障作出有针对性的判断。”
 
  实际上,类似这样精益管理与优化的例子有很多,天源将对现场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引伸、延展到运维的全过程,追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升、技术优化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杨华看来,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精益管理与优化以及技术改进相当重要,由于中国风电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风电精益管理与优化及改进是中国风电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天源的工作历练也证明了这一点。也正因此,天源的经验变得极其宝贵。
 
  但是,运维技术优化和改进仅靠过往的知识和经验还不够,还要有相应的检测平台和测试工装。据介绍,天源已经完成12个电控检测平台的建设,具备30多种电控部件的维修、检测能力,这也对精益管理与优化提供了强力支持。
 
  杨华说,“正是通过持续精益管理与优化,我们解决了最初变流器、变桨系统故障多发的问题,也真正让天源的运维由被动服务向预防性维护转变,保障了‘金风系机组的可利用率,也保障了客户的发电收益。”
 
  精益管理与优化提升了天源运维业务的技术含量,也给这家公司正在进行的《金风机组全生命周期失效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支持。据杨华透露,早在2012年,天源就与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理工开展叶片、发电机等大部件失效模式研究与应用,这项成果有望在2015年运维业务中得以应用。
 
  不仅如此,大部件失效模式研究和应用也会对风电场全寿命周期备件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预见的是,这至少可以准确预判分析设备全生命周期失效趋势,提高物资储备供应效率。
 
  任何技术进步都要注重经济性。天源的所有优化方案都是基于机组故障频次和部件损耗来设计的。杨华说,天源愿意与同行分享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弯路和教训。
 
  未来的天源会将保障性服务与提效增值性服务充分结合,更加注重帮助客户做好资产管理和设备健康,毕竟中国的蓝天是要靠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实现。
 
  天源的建设年刚刚开始,此时,距离杨华心中的发展年已经越来越近了。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