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困局难解 价格战时代一去不返
本文摘要: 华锐风电的沉浮可谓中国风电产业的缩影。 在政策刺激下的风电大跃进中,2009年,初始投资仅2000万元人民币的华锐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
对于设备商而言,更重要的则是依据产业趋势调整研发方向。2011年7月,科技部发布《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设计、陆上大型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设计和运营等关键技术。
于是,各大风机制造商决定开始加快大功率机组及与海上风电相关技术的研发。
华锐风电在国内厂商中最早涉足了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研发。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使用的便是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兆瓦风机。
金风科技则在低风速风机研发上要先于其他厂商。2012年4月19日,金风科技宣布,基于1.5MW直驱永磁机组的设计平台和系列化能力,推出了GW93/1500系列超低风速直驱永磁机组。该机型在年平均风速5.5米/秒条件下,年发电可达到2000标准小时数以上。
转战低风速阵地
根据当前的风电开发现状,我国风力资源最为丰富的“三北”地区,风电项目前期开发竞争日益激烈,开发潜力日趋枯竭。
另外,由于电网能力有限,风电资源丰富地区的电力难以供电力紧张的南方地区使用。
“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的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已经基本用完。虽然这些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企业投资风电的积极性也很高,但电网对其制约已越来越突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低风速风场的开发成为了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
龙源电力2012年年报显示,除了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继续扩张之外,其在云南、贵州、福建、江苏等省的2231.8兆瓦风电项目获得核准。
同样的趋势也出现在华能新能源。从其控股装机容量的地区变化量可发现,华北、华东及南方地区是其未来的主攻区域。
“中国未来风电发展总的原则是继续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同时鼓励在这些基地以外分散式地因地制宜地建中小型项目,利用现有的输电线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施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