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七大方面问题导致新能源公司折戟沉沙
发布时间:2015-03-26     来源: 企业观察报 作者:彼得·蒂尔
本文摘要:从21世纪初起,清洁能源技术就成为了创业投资热点,但这些投资大多都徒劳无功。调查发现,有七大方面的问题导致多数新能源公司最终折戟沉沙。从东京到北京,纽约到纽新兰,人类从未如此重视空气污染问题。在刚刚到来的2015年的这个春天,在中国,人们对雾霾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多数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从21世纪初起,清洁能源技术就成为了创业投资热点,但这些投资大多都徒劳无功。调查发现,有七大方面的问题导致多数新能源公司最终折戟沉沙
 
  从东京到北京,纽约到纽新兰,人类从未如此重视空气污染问题。在刚刚到来的2015年的这个春天,在中国,人们对雾霾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多数宏观经济政策的争论。

\
七大方面问题导致新能源公司折戟沉沙
 
  事实上,资本的嗅觉永远比普通公众甚至政府更加敏感。从21世纪初起,清洁能源技术就成为了创业投资热点,企业家们开办了成千上万的清洁技术公司,对清洁技术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上千亿美元。
 
  但这些投资大多都徒劳无功。资本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清洁技术泡沫。美国太阳能板生产商Solyndra(索林卓)公司倒闭成为最知名的“绿色幽魂”,而更多清洁技术公司遭遇了相同的结局。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政府、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清洁公司的倒闭潮反而创了新高,仅去年一年就超过50家。各种主要指标均表明,清洁能源的泡沫正在快速破灭。
 
  对于清洁技术的惨败,保守派认为:一旦绿色能源成为政府要务,整个产业就一定会被扭曲。但使能源清洁技术失败的其他情况远比政府失灵复杂得多,也重要得多。石油价格的走势也绝非关键原因甚至只是次要原因——事实上在2014年11月之前,国际油价在90美元之上维持了3年时间——二者正是清洁技术公司倒闭潮最汹涌的3年。
 
  既然外部因素并未发生逆流,则只能从内部(管理)寻找原因。调查发现,多数新能源公司折戟是因为至少忽略了以下7个问题之一,而这些问题是每个公司必须回答的。
 
  1.你的技术有改进,但具备突破性吗?
 
  优秀的技术公司,拥有的专有技术应该比最相近的技术高一个数量级,但清洁技术公司的产品鲜有两倍的改进。有时,它们的产品其实比原有产品还要糟糕。Solyndra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圆柱形太阳能电池,但是圆柱形电池的效用只有扁平电池的1/π——它们接受不到足够的直射阳光。公司试图通过镜子反射更多的阳光到面板底部来弥补这一缺陷,但很难挽回糟糕的开局。
 
  只是稍有改进对终端用户来说就是毫无改进。假设你开发了新的风力涡轮机,比现有技术的效率高20%——这是实验室数据。乍一听很好,但实验数据还要扣除新产品在实际市场中面临的生产成本以及风险。即使你的产品确实给顾客带来20%的改进,由于人们习惯了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销售该产品时,也一定会受到质疑。只有两倍甚至10倍的改进,你的产品才能给客户带来明显的优势。
 
  2.未来很美好,但现实时机是否已到来?
 
  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努力工作,以说服自己他们的时代已然到来。SpectraWatt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尔逊2008年宣布建立新公司时,表明“太阳能产业就像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微处理器,还有很多有待解决和改善的地方”。后半句是对的,但是关于微处理器的类比却错得离谱。自从1970年第一台微处理器问世,计算技术不仅是飞速发展,而是呈指数级发展。英特尔早期产品的开发史,就呈现出这样的进展。
 
  相比之下,1954年贝尔实验室发明的第一块硅太阳能电池,比威尔逊发布新闻稿的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相差的这几十年间,光电的转换效能虽有进展但速度缓慢:贝尔的第一块太阳能电池只有6%的转换效能,当今的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的这一指标都未能超过25%,至少到2014年油价终于开始暴跌时仍然还没有迹象表明新的技术飞跃即将到来。进入缓慢发展的市场是不错的策略,但是只有你有明确可行的计划来抢夺市场才行。那些失败的清洁技术公司显然毫无准备。
 
  3.“小市场”占有率很高,但能否垄断?
 
  2006年,技术投资家、亿万富翁约翰˙杜尔宣称:“如果网络市场的规模是10亿美元级别,那么能源市场的规模就是万亿美元级别。”他未提及这个巨大的万亿美元市场还意味着残酷无情、血腥残忍的竞争。其他人也不断对杜尔的观点进行附和。
 
  清洁技术公司的高管们强调能源市场很大,但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独特优势。2006年,太阳能制造公司MiaSolé的首席执行官面对国会小组时,称自己是为数不多的“非常强大的”初创公司之一,并预言MiaSolé将在一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这一预言并未实现,而且即便实现也不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薄膜电池只是众多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只有某种技术极为高效地解决了某一特定问题,消费者才会有所关注。如果你不能拿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垄断细分市场,就无法摆脱恶性竞争。于是,2013年MiaSolé被收购时,成交价为几亿美元,比当初投入的金额还少。
 
  夸大独特性并不能解决垄断问题。假设你的太阳能公司成功安装了成百上千的太阳能电池板系统,总产能为100兆瓦。由于整个美国的太阳能总产能为900兆瓦,你告诉自己:我占有11%的市场份额,我已经是龙头企业了。
 
  但放在市场总产能为1.8万兆瓦的全球太阳能市场,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如果比较标准是45万兆瓦的再生能源市场,你的市场份额就跌落到了0.02%。相较于全球全部能源的总产能1500万兆瓦,你简直只是沧海一粟。
 
  清洁技术公司的企业家对市场的认识简直是无药可救。他们故意把市场形容得比较小,所以看起来有所细分,但又反过来要求基于利润可能丰厚的巨大市场来对其进行估值。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