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逆变器行业正在不断变化
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 中国机电网
本文摘要:    写在开篇:从2003到2014,中国逆变器也随着光伏行业发展了十年,不同于组件的先扬后抑,中国逆变器厂商确实开局默默无闻,到后面则
  
  写在开篇:从2003到2014,中国逆变器也随着光伏行业发展了十年,不同于组件的先扬后抑,中国逆变器厂商确实开局默默无闻,到后面则是星光熠熠。诞生了,阳光、特变、南车、欧姆尼克、古瑞瓦特,再到华为这样一大批,明星企业。同组件业一样,中国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给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组件业目前较为单一的产品路线不同的是,针对不同的电站应用,逆变器的流派众多。笔者查阅了第三方机构IHS的标准,并对各类产品的国内代表品牌分类如下:
 
  大功率机代表品牌:阳光电源、特变电工、艾默生、南车时代电气、科诺伟业、京仪绿能中功率机代表品牌:阳光电源(没看错,还是阳光)、山亿新能源、华为等。
 
  小功率机代表品牌:欧姆尼克、古瑞瓦特、山亿、阳光电源等功率优化器代表品牌:国内暂无代表品牌,且未形成市场微逆变器代表品牌:昱能、北电
 
  其中大功率机,为单机35KW以上的集中型逆变器,国内一般简称为“大机”;中功率和小功率,为单机35KW以下1KW以上的组串型逆变器,国内一般简称为“小机”。
 
  从2003年第一台并网逆变器应用起,中国逆变器产业历经漫漫长路。大机和小机由于其所针对的应用环境不同,流派的交锋和发展可以定义为“三大战役”:2008大机出口西班牙,2009年小机年底开始出口说服缺货的国外客户接纳中国产品;2011年前后国产大机成为地面电站“主力部队”,国内分布式市场开始发力,小机在工商业屋顶电站应用中逐渐展现优势,开始形成国内市场小机品牌阵营,同时小机在澳洲、荷兰等海外市场蓬勃发展;第三阶段是小机代表品牌尝试进行地面电站市场使用,以及大机推陈出新发展新的应用技术,这个阶段可以预见会有较多的技术路线的交锋。再加上主流品牌对光伏方案的应用理念不同,有的推崇“一套方案解决所有应用”,有的强调“因地制宜选用合理方案”,使得交锋更加精彩纷呈。
 
  有点类似博派和狂派,不是么?而且还有大力金刚(SMA、GE等公司推出的超大机型)正在投入“战斗”。仔细想想不禁热血沸腾,在《变形金刚4》即将上映的6月,让我篡改一句最喜欢的台词:Theinverters,rollout!
 
  第一次战争:大机“反围剿”,小机“打酱油”
 
  中国最早的光伏并网项目是2003年应用于上海奉贤的10KW组串式电站,该项目是中国并网光伏逆变器行业里程碑式的项目,从此中国品牌正式登上舞台。
 
  2008年欧洲市场爆发,光伏逆变器大量出口意大利和西班牙,型号以集中型为主。
 
  在2009年西北荒漠电站以特许权招标的形式拉开国内光伏并网应用规模化探索和发展时起,由于主要以大型荒漠电站应用形式为主,也与中国电网并网要求的技术要求有关,当时市场全部选用了大机方案。之后大机的研发、技术改进提升、以及应用在肥沃的市场土壤上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9年以前逆变器在大多数人眼中是很神秘的东西。在狂热追捧多晶硅的年代,光伏这个不差钱的行业,中国制造生存艰难。那是一个SMA、KACO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的年代,中以阳光电源(当时的“合肥阳光”)、冠亚电源为代表的企业处境尴尬。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大机还是小机厂商,都把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放在第一位。从96%提高到98%左右,但市场缺乏统一的论调,有宣传MPPT效率,也有着眼系统效率的,但实际上欧洲市场最认可的仍然还是欧洲效率(EU效率),这个更严格,但体现出来的数字却不如上面两个好看。
 
  那个时候客户的项目很少考虑逆变器的性价比,大多挑国外品牌的买,因此国内厂家每天忙于应对国外品牌的“入侵”。
 
  在2008年,国内光伏最初起步,其时国内市场基本为海外品牌垄断,SMA,SIEMENS,KACO,施耐德,POWERONE等品牌主导国内项目的运动。当时国内企业不断地寻求突破。其时项目规模并不大,达到几百KW就可以说是大项目了,第一次国内品牌实现正面交锋的突破,是在2008年年中,阳光电源在竞标中战胜当时不可逾越的国际巨头,并凭借价格优势不断扩大战果,最终实现对海外品牌的围剿,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嗅到商机的国内企业进入光伏逆变器细分行业。
 
  相比大机的处境,小机从无到有却是在“打酱油”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欧洲、澳洲等市场的认可。2009年底,多晶硅结束暴利时代后,价格下调了近80%,使得光伏成本大幅下降,按照之前成本计算的补贴,在当时显得极具吸引力。市场开始抢装热潮,在SMA、KACO、Refusol等国际厂商的产品被抢购一空后,欧洲和澳洲市场颇为不情不愿的接受了中国企业,从此中国的大机和小机一发不可收拾,而在以家庭屋顶电站为主的澳洲市场,基本支撑了整个中国小机出口应用的90%.
 
  艾索新能源,后来与兆伏合并为兆伏艾索,再后来被SMA收购。董事长宁宁美丽而强势,自称草根出身,2009年与“发小”留德博士赵磊等人共同成立艾索新能源,产品甫一出来,欧洲市场旋即打开。宁宁想到了光伏行业触底后会有所反弹,但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么迅猛。2009年底至2011年底,逆变器行业最美好的一条“大龙”,艾索从头吃到尾。但在是否做大机方面,宁宁与赵磊理念不合,同样倔强的两人分道扬镳,宁宁选择了与戴国锋合作发展大机,赵磊则远走他处,后与苏州成立欧姆尼克。可以说这场震荡对艾索影响颇大,在后续发展中,艾索表现的只能说中规中矩,后与兆伏艾索合并,再后来兆伏艾索被SMA收购。做为打开中国市场的跳板,可以说目前仍然处于磨合阶段,且SMA现在也颇有点自顾不暇的感觉:第一季度财报显示SMA销售额1.763亿欧元,相比去年的2.123亿欧元持续下滑,销售额从1.2GW降到1GW,亏损也由840万欧元提升至2240万欧元。对于中国市场,兆伏艾索的员工颇为无奈,一个员工对《光能》表示:我们也不知道SMA的中国策略。
 
  山亿新能源,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本是准备供给韩国市场的逆变器成了澳洲市场“隐藏的冠军”。出身中科院,在外企和澳洲做了8年电子电力工作的老板崔佩聚怀揣着梦想在2008年与山亿电子合资成立山亿新能源,落户无锡。开始目的很简单,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光伏逆变器满足当时韩国蓬勃发展的光伏市场需求。2009年的韩国大邱展热闹非常,LG、三星都纷纷设展,但是展馆中最多的还是中国面孔,笔者当时粗略估算大概有300家中国企业。
 
  但山亿的第一个客户却是个德国人。当他们推出第一代面向家用的单向逆变器Solarriver后,韩国市场萎靡不振,大邱展风光不再。山亿电子的韩国销售渠道优势不再,但欧洲市场却打开了大门。在亲自验厂之后,德国客户对山亿下了第一批500台逆变器订单,通过德国市场这个跳板,进而在意大利打开局面。2011年,山亿接连得到两家投资公司的融资。
 
  丁永强,古瑞瓦特总裁。是这三个企业领袖里面最年轻的,80年生人,理科男。履历简单:2005年毕业就进入伊顿电气从事进行光伏逆变器研发。见到外国同事对中国逆变器产业的不屑,刺激他在2010年联合几位同学和好友在深圳创办了古瑞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古瑞瓦特(Growatt)”,意即给客户“增加发电量”。在笔者的调查中,古瑞瓦特的技术在业内有口皆碑。截至目前,古瑞瓦特全球出货总量达到了1.5GW,在澳洲和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占据国内出口第一的位置。
 
  洪伟,清源光电总裁,7年前受邀从澳洲回到厦门高新区创业,生产小机和支架。7年后,清源科技计划给厦门高新区政府每年带来1.5亿度的清洁电力。清源在澳洲等地的业务拓展顺利后,也计划转型做EPC和BT,提供前期项目开发、中期EPC和后期运维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清源光电在与各家中广核、中节能都有合作,尤其以中广核联系紧密,双方正在云南计划共同建设300MW光伏电站。同时中广核有项目负责人称今后将与清源有更多全方位的合作。
 
  上述四个企业家无疑是幸运的,无论是做管理、搞研发还是相近的行业,他们的幸运之处并不是早,而是恰到好处。几乎都是刚刚做出产品,海外市场就出现缺口.但2009年中国市场开启后,小机在国内的路子一直走得磕磕绊绊。同时这时国内市场已经由中国企业掌握了话语权,笔者曾于2010年询问过一些国际逆变器厂商是否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意愿,他们的销售代表连连摇头,能感受出笑容里有对尚未开启的中国市场的不屑,也有对价格战的有心无力。
 
  第二次战争:大机性价比取胜,小机“农村”包围城市时间跳到2010年后,产能和政策双重影响,组件已呈过剩态势,逆变器企业仍然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内就有300余家逆变器厂商,往往一个项目,投标企业多达数十家。因此,继组件价格跳水后,逆变器价格也急剧下滑。这时除艾默生外,几乎所有的外国逆变器厂家都放弃了中国市场,而艾默生逆变器业务是收购在国内扎根多年的华为电源事业部(安圣电气)改编而来,一直自认自己就是个本土化的公司。
 
  2010年科诺、京仪绿能、阳光电源、能高自动化等企业配合金太阳统一招标,推出了逆变器相关规范,规范市场的同时,也提高了逆变器市场的门槛。而组件方面则由英利领衔,海润和上海太阳能科技三家上榜。2010年的金太阳的统一招标,虽然是不合理政策下的不合理做法,次年,统一招标就因为反对意见强烈废除,但仍然具有一定意义:且不提阳光龙头、英利这些业内龙头,科诺有着中科院电工所背景,京仪绿能归北控集团所有,从质量到规模,都是业内佼佼者。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