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行业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本文摘要:目前,积极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共识,且肩负厚望的宏大事业。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国风电行业还有诸多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对于今后发展则有着重大意义。
至于如何推进,关键要做好两件事。
(一)迅捷的进度安排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渐进式的,这决定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渐进式适用于所有时期、所有领域,尤其是涉及微观经济领域调整的行业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积攒了多年的研究与思考,甚至也有局部范围的示范摸索,一些国家成功的电力转型升级模式亦可参考,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主要在于条块分割治下的利益格局调整,改革的进度安排可以更简洁、紧凑。
(二)充分的市场化
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开放、透明、充分的电力市场体系。具有统一规则和充分竞争机制的电力市场的建立,对于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回归,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也是衡量电力体制改革深度的标杆。因此,需要在法规、管理、监控、企业运营多个层面,发电、发电辅助服务、输电、配电、用电的生产消费全过程都体现这样的目标导向。
同时也要注意两个细节:其一,市场化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不可因为“不放心”的心理作祟,而将过程碎片化(例如部分市场,部分电价调控)。二是市场也有“失灵”,电力市场及其运行并不排斥恰当的政府干预,即用“看得见的手”弥补“看不见的手”(例如政府通过法律手段限制垄断行为,通过税收和补贴手段消除外部性)。有关消除外部性的问题,对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定位及其发展尤为重要,这应该是市场规则的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须破局
毫无疑问,技术进步是推动风电行业以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些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技术水平也有极大提高,但技术水平与其规模成就还不相称,尤其与未来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从资源评估、整机设备制造、风电场开发与运维、电网“再造”及需求侧管理等全产业链升级技术水平,一些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坚与掌握,更是决定未来国际竞争地位的重点所在。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不同方面的技术差距的例子不少,但究其原因也许并不容易,对此本文亦有探究。
目前我国阻碍风电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根源则与一些已经见惯不怪的社会现象不无关系。
譬如,风电设备制造商是支撑风电机组设备技术攻关和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以往关乎他们经营效果和市场业绩的,除了设备技术、质量、价格及服务等因素外,还常与地方保护主义,甚至行政长官想法相联系;风电场开发的成效与勘测设计和工程建设关系密切,但有关咨询与建设的采购市场总是挣脱不开无形的人情网;还有行业内蔑视经营合同、拖欠经营款项的不良行为等。这些也不仅仅存在于风电行业,其与社会尚未养成市场经济文化有关,也与社会风气低下相联系。
可以想象,这样的风气环境下,企业不能以正常经济活动争得市场,不能实现生产与经营的良性循环,自然也就不能从技术进步获取发展动力。
因此,我们在考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工作时,必须注意到风气环境的阻滞作用,这有助于厘清工作头绪。对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动督查与自律活动
当前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市场监管职能要求,在全行业组织市场经营行为的专项检查,同时,各类行业协会也可倡导行业自律活动,多管齐下,为清风正气摇旗呐喊。
(二)扶持建设独立的行业信誉评级体系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谈及,我国风电行业需要一个权威的独立评价平台,以专业手法开展市场评级业务,并发布有关信息。这是个好主意。如果能够尽快建立起这样的平台和体系,借助其评价或评级活动对于市场的影响,就可能形成关于市场的激励及约束作用。或许这样一种市场方式解决市场问题的办法,果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议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顶层设计、电力市场、技术进步,回味三者关系可使人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如果顶层设计是编剧导演,电力市场就是舞台,而舞台上就是以技术进步装扮起来的舞者。
中国风电已有成功过往,一场新的流光溢彩的大戏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