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志精选 > 正文
风电2013:煎熬中的守望
发布时间:2013-05-10     来源: 艾莱风能网
本文摘要: 文 本刊记者 吴可仲  对于风电行业而言,2012年是深刻变革的一年,行业处于多事之秋,整体状况令人堪忧。风电产能过剩、弃风和消纳...
 
    文 本刊记者 吴可仲
 
  对于风电行业而言,2012年是深刻变革的一年,行业处于多事之秋,整体状况令人堪忧。风电产能过剩、“弃风”和“消纳不畅”问题累积难解、产品质量状况不甚理想、行业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如今,风电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在经历了2012年的重大变革之后,风电在2013年能否迎来除旧迎新、厚积薄发的新机遇?
 
  当然,尽管目前的经济环境内外交困,但是行业依然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转变,在平缓有增的市场之下,行业局面稳步趋良,不少业内人士对风电2013年的前景依然满怀期待。风电行业的美好前景究竟是远景,还是仅仅是愿景?如今,残冬来临,早春将至,饱受“寒冬”打击的风电行业也一直在困境中守望“春天”的到来。
  
    风电“寒冬”来袭
    我国风电行业这几年蓬勃发展,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也让更多企业进入风电市场,就在中国风电企业一路高歌挺进国际市场的时候,风电行业的顽疾也日益凸显。风电行业的消纳和并网问题一直是风电企业不愿提起的伤。2012年,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众多行业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下,风电行业也未能幸免。受此影响,风电高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开始进入漫长的“寒冬”。
 
  利润下滑 企业裁员自救
  进入到2012年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形势更加糟糕,一些风电企业亏损严重,纷纷被迫到处借钱,停产裁员。据悉,2012年前9个月,国内风电龙头企业华锐风电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亏损额度超过亿元。而此前华锐风电在今年发布的半年报中预计,2012年1~9月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下降50%以上。显然,去年风电市场下滑的速度大大超过华锐风电的预期。
 
  金风科技2012年前三个季度亏损虽只有3000余万元,但这却是其在转让子公司商都天润、天和叶片及西安金风之后的数额。大唐新能源前三季度亏损856万元,与去年同期纯利润3.86亿元相比有天壤之别。排名世界第一的维斯塔斯损失更加惨重,前三季度亏损总额达到3.45亿欧元,险些被中国风电企业收购。
 
  在过去的2012年,面对行业“寒冬”,国内风电企业纷纷停产裁员,融资自救。其中,华锐风电在对开工不足或已停产的相关岗位的350名员工施行停工放假后,又大规模解聘350名应届毕业生。另外,金风科技在2012年11月将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金风科技公司80%的股权出售给中国北车集团,这已经是金风科技在2012年的第三起资产出售案。与此同时,三一电气停产张家口风电基地,裁员超过50%。而维斯塔斯则裁员数千人,停止非盈利项目,并关闭了部分工厂。目前以相互参股、绑定开发商为纽带的自救现象盛行于设备制造行业,如金风科技与三峡新能源、联合动力与龙源电力、明阳风电与华电新能源等。
  
  限电并网、弃风问题待解
  并网问题一直是制约风电行业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西北、东北、华北风电基地建设中,并网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2012年风电并网量虽有所增加,但是弃风现象仍然非常严峻。风电项目的盈利能力不甚理想,成本高、上网电价高使其丧失了经济优势,国家补贴又无法及时到位,风电企业的“命脉”被牢牢掐住。
 
  以我国风电第一大省内蒙古为例,2012年,内蒙古风电限电率继续上升。其中,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限电率甚至突破了80%。有资料显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2970亿千瓦时,而最大负荷仅有2100万千瓦,成为中国发电量最富裕的省份。受制风电必须给火电指标让路,很多运转正常的风电场往往被限制发电。这一利益之争限制了风力发电的发展,是导致风电行业亏损的重要原因。
  
  内外夹击 发展陷恶性循环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秘书长祁和生介绍,目前中国风电行业发展除了自身原因,外部环境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发达国家设置了多重门槛,我国风电产品大多数达不到欧美的标准技术要求,阻止了中国部分风电产品进入国外市场,除少数企业在获得并持有国际认证外,多数企业在出口方面没有好的业绩,给我国的风电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美国的“双反”也给行业带来了一记重拳,从侧面上加剧了国内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深度发酵。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以上游设备制造为主,对下游风电站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大量设备积压仓库,产品价格暴跌,风电设备产能严重过剩,甚至达到50%,设备制造企业鲜有盈利。这几年,我国用短短5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但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
 
  同时,风电企业前期高负债式的发展模式也给其造成了重大不良影响。资金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增加、呆账坏账大幅攀升等问题日益凸显,而且这不仅发生在中小企业身上,龙头企业、明星企业也难“独善其身”,整个行业的资金链安全面临重大威胁。这一不良现象使风电行业陷入恶性循环的下行周期。
  
  风电救赎
  面对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促进风电早日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相关国家部委、协会以及企业等纷纷采取相应措施灵活自救。业内人士表示,唯有根除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源,才能切实摆脱风电面临的发展困境。
  
  风电发展 政策先行
  面对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了促进风电早日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国家能源局曾连续下发文件,试图开辟风电新的发展空间,并将低风速、海上及高海拔风电提上日程。继去年12月18日,国家能源局披露风电“十二五”项目增补计划之后,国家发改委又密集核准了国内4个风电项目,分别在酒泉、包头市达茂旗、大唐赤峰罕山、新疆哈密等地,总规模累计680.8万千瓦,总投资额为571.98亿元。此外,发改委还公布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建设巴基斯坦塔塔地区风电一期投资项目。
 
  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尽管风电行业远期前景看好,但目前风电遇到的实实在在的困难也是不能忽视的。“加快风电发展必须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束缚,未来我们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努力”,在会上,刘琦还提出五大促进我国风电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措施。
 
  第一,加强电力系统建设,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建立更大区域的电力市场,推动风电在更大的电力市场中消纳;第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完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促进风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第三,优化风电开发布局,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并行。优先建设市场条件好的陆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保持适度的风电建设规模;第四,创新风电利用方式,适应风电间歇性的特点,开发灵活的用电负荷,促进风电就地消纳和利用;第五,加强同世界风电技术发达国家的合作,提升风电装备水平,增强中国风电企业创新能力,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2012年我国《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明确了未来风电发展目标,到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万。截至目前,国家能源局核准的“十二五”风电项目已超过5500万千瓦。中国风能协会主任秦海岩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向各界展现了国家坚定不移加快推进风电发展的决心,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示了良好的发展预期,巨大的市场规模也将为我国风电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基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任贺德馨认为,风电作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十二五”期间,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完善,我国风电产业将迎来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虽然风电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业内对风电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项目推进风电“回暖”
  进入2013年以来,各地风电项目的审批消息层出不穷,这给持续低迷的中国风电市场貌似呈现“回暖”的迹象。 但业内人士分析,下游风电项目的密集批复,长期肯定是利好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产业“回暖”,但在短期内将会带来上游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急速扩张,很有可能会造成短期的产能过剩。
 
  据媒体报道,1月9日,湖南省发改委就核准了3个风电项目,规模累计达14.9万千瓦,总投资额超13.5亿元。同月10日,大唐新能源公司宣布,重庆市发改委和山东省发改委核准先后核准了该公司的丰都三坝风电项目和山东荣成八河风电项目一期工程。除此之外,河南、安徽等地也相继有风电项目核准建设。
 
  对于风电项目的密集启动,业内人士对未来风电市场的发展态势表示乐观。能源专家林伯强表示,相比去年“十二五”第一批风电核准2883万千瓦,今年核准达3268万千瓦,同比增长13%。核准计划稳中求进,是风电行业走向健康发展轨道的利好信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1月8日结束的国家能源工作会议,将今年风电发电新增装机目标定为1800万千瓦,而在2010年时,这一数字仅为1600万千瓦,这将有效带动未来风电的市场需求。”
  
  由量变向质变 发展回归理性
  面对2012年的风电“寒冬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姚小芹表示,华锐、金风等风电巨头出现了亏损,行业质量问题还没有解决,“弃风”问题还很严重,这些都让风电行业难以轻装发展。
  姚小芹表示,“其实2012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并不比2011年少,大概还会有30%的上升,为什么龙头企业却出现亏损?一方面是恶性价格竞争,让风机制造企业的利润率降低到一个难以承受的地步;另一方面就是质量问题,前几年大量装机,有些企业仅维护团队就有1000多人,利润都被维护费用抵消了。南美等新兴市场客户愿意购买中国的风机,国内企业不敢卖,为什么?因为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够自信,卖一台风机的利润还不够派人维护一次的费用。”
 
  风电产业要从量变到质变,并网问题也必须解决。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北方的一些风电场不盈利,因为“弃风”太多,发出的电卖不出去。但是南方发达地区的风电场并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南方电力供不应求,所以南方的风电场并没有出现亏损。风电行业要发展,首先得让风电场有钱赚,风机才有市场,所以并网困境、弃风问题必须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地方和企业对风电的发展要进一步回归理性,不要追求机组的单机容量,不能只追求速度和批量,要做好样机检测,处理好质量安全效益的关系。随着风电技术的进步,并网率的提高,风电机组价格的逐步下降,风电市场的逐步扩展,将使风电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乃至世界风电行业将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也不能指望风电的发展会一帆风顺,应该充分认识、冷静对待和解决发展当中的问题,让路走的更踏实更稳健”。
 
  “尽管2012年的风电行业充满困境,但希望就在前面。”姚小芹告诫风电企业,“质量是第一重要的。事实已经证明,在风电这个行业,大企业、走得快的企业并不一定能继续走下去,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质量才是继续走下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行业转暖尚待时日
  尽管当前风电行业一直在煎熬中苦苦守望,但由于前期行业扩张得太快,一些发展中存在的痼疾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根除。龙源电力集团人士指出,风电“翻身”还需要2-3年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风电的“弃风”和限电现象仍然很严重,需要国家层面出面协调,保证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风电行业正处多事之秋,2012年末也未有实质性利好消息传出”,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行业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持续已久的下行趋势是否还会延续值得我们重点关注。风电企业目前只能通过“自裁”方式加以自保,想要扭亏为盈、增收创富谈何容易。风电行业企稳回升之路可谓是“漫漫其修远兮”。
 
    编后语: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内部市场屡兴不振,中国风电企业可谓是内忧外患。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中国风电行业不得不面临一次革新洗牌。但是从另一个层面说,此次变革也给了风电行业一个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契机,相信经过这次洗礼,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会更加成熟,以更加理性、强大的姿态,推动中国风电由大向强转变。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