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志精选 > 正文
参与海外博弈 推动风电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发布时间:2013-05-10     来源: 《风能产业观察》
本文摘要:文/本刊记者 线丽阳 吴可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加大海外能源投资的步伐,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

文/本刊记者 线丽阳 吴可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加大海外能源投资的步伐,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均超过30%。2011年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疲惫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暂时大幅度下降,同比增长仅为1.8%。
 
    2012年10月8日,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15个海外投资项目,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基建等诸多领域,其中能源类项目占到半数。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密集批复多个海外能源投资项目,预示着我国海外能源投资有望进一步扩张。
 
    具体到风电行业而言,国内风电市场起步晚、市场容量小,重建设、轻利用等不良现象突出,产能相对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而北美、欧洲等海外各国都逐渐将能源政策向风电领域倾斜,市场潜力巨大。反观国内,风电发展速度大不如前几年。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2年1~5月我国风电投资143亿元,同比下降24.9%。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发布的《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则显示,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超过100亿千瓦时。
 
    针对国内风电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目前中国风电整个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加之“三北”地区弃风情况越来越严重,风电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海外风电:风景这边独好?
    在过去十年间,我国风电装机从近50万千瓦迅速增长到5000万千瓦以上。可是,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产能过剩、并网困难、恶性竞争等问题也接连出现。2012年国家发改委取消“风电设备国有化要达到70%以上”的相关政策,为国外先进的风电公司进驻我国扫清障碍,对国内风电企业造成较大冲击,而随着国内风电行业与市场脱节越来越严重,其自身的弊病也渐渐凸显出来。
 
    反观国外,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据欧洲风能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欧洲新增海上风力发电机组523.2MW,同比增长50%。以德国为例,2012年上半年德国新装机容量约为1000万kw,同比增长26%,德国风能协会预计,今年德国总共将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500万kw。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军表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全球风电市场规模在未来5年内会有大幅度递增,从目前的194吉瓦增长至2015年的449吉瓦。
 
    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Saw yer介绍说,2020年全球风电市场将实现翻三番的增长,累计装机有望达到587G W。分地区来看,美国、欧洲等全球两大风电市场的装机容量将放缓,而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虽然目前规模不是很大,但将是未来十年风电增长的主力。
 
    非洲方面,风电能源的开发前景也十分诱人。非洲开发银行的埃姆?莫丹巴瑟尔在第七届非洲经济大会上指出,非洲正面临着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严峻考验。目前非洲有将近5亿人仍用不上电,未来电力需求的缺口将会更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电力供应形势,风电成为非洲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也鼓励更多投资商来非洲开发风电市场。他表示,非洲埃及、马达加斯加、肯尼亚、乍得等国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陆上风力资源。特别是马达加斯加,其风力资源储量是年平均能源消耗量的4倍。苏丹的风力资源储量则相当于其年能源需求的90%。而莫桑比亚、坦桑尼亚、安哥拉、南非和纳米比亚等国发展海上风电的潜力也很巨大。
 
    在刚闭幕不久的“2012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开拓新市场”成为所有论坛讨论围绕的核心。美国、南非、蒙古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向中国企业抛出“橄榄枝”,邀请其前往投资。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欧洲各国都逐渐将能源政策向风电领域倾斜,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风电企业凭借优质价廉的风电产品可在欧洲市场有一定作为。
 
    扬长避短,分羹海外市场
    对于中国风电企业来说,作为投资者进入海外风电市场的途径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财务投资,另一种则是通过收购本土风电企业开拓市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家风电企业的发展都独具特色,尽管在进军海外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是在参与博弈的具体过程中,采取何种方式、如何获取最大收益?这些都需要企业审慎对待。
 
    目前,国内不少大型风电企业已经纷纷进行海外投资,努力拓展海外新能源市场,先后在南非、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家成立海外项目筹建处,并在南非和加拿大风电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投资类型也从单纯的销售产品渐渐过渡到风电场的建设、运营和维护。
 
    其中,海泰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直接建立生产工厂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今年6月份,该公司宣布在加拿大建设风力发电机塔架生产基地,成为第一家入住此领域的中国企业。对于为什么选择加拿大,该公司加拿大执行总裁谢存世表示,现在加拿大风电只占全国电力总和的2%,而加拿大政府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风力发电占电力总和的20%,加拿大政府为此出台多项扶持风电发展的利好政策,为风电的发展铺平道路。另外,在加拿大投资建厂不仅有利于开拓加拿大本土市场,而且还能够避免将来向美国出口时涉及到“双反”问题。
 
    在进军海外的进程中,神华澳大利亚清洁能源控股公司则是通过收购风电场项目的形式,与澳大利亚塔州水电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澳大利亚马斯洛风电控股公司,实现对马斯洛风电项目的控股。马斯洛风电场位于风能资源丰富的澳洲塔州东北角,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国华投资公司在澳洲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78万千瓦。对于这次收购,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品刚指出,通过马斯诺项目合作,将进一步提高神华集团新能源的管理水平,加快神华争夺国际一流的步伐,对神华集团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企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推动作用。
 
    而对于金风科技而言,则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风电产品优势,将风机产品参与到海外风电项目的竞争角逐,以此推动其海外投资进程。据了解,金风科技在海外最大的风电项目——澳大利亚G ullenR ange风电场项目将采用澳洲本地的建设承包单位进行电厂具体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本土化推动国家化”战略的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在澳洲本土采购17架塔筒。由于澳大利亚没有很强大的本土风电制造商,该国所有风场都要依赖于进口风机和进口的技术服务,这就为像金风科技这样的中国企业创造出很多商机。
 
    “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
    从近几年风电企业的“出海”情况来看,“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先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直接禁止并强制征收三一集团隶属公司在美国的风电项目,紧接着就是12月中旬美国公布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政策,令国内风电企业担心会造成欧洲市场的“跟风”现象。
 
    华锐风电品牌经理包震表示,“走出去”的目标是美好的,但实施起来却面临很多挑战。随着全球风电设备价格狂跌,中国的风电企业已经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加之外国企业在服务、产品质量等方面要好于中国,且中国风电企业的运行、维护经验又没有海外丰富,这些都令风电企业出海难上加难。谈到风电国际化,还有专家认为,中国风电企业在海外并没有生产基地,品牌影响力不够也是难以“走出去”的重要原因。
 
    除了自己的客观不足之外,海外市场的强烈排斥也着实让中国企业头疼。目前,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公司间的纠纷案还未了结。另外,美国方面对中国多家风电企业倾销税……“中国风电设备都在想方设法向外走,但是外国的守门员却是严防死守,就不让我们进球。”一位行业专家这样说道。
 
    结语
    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在国外市场还处在初期阶段,尤其在技术方面的海外依赖度还很高,要谈国际化,我们在自主创新、相关服务方面还需进一步做好布局。为了不被淘汰,也为了继续曾经的神话,国内风电企业的发展方式需要改变与升华,无论是参与国内竞争,还是博弈海外市场,都需要完成从重规模到重效益、从重速度到重质量、从重装机到重电量的转变,需要从高速发展向理性发展过渡,在增强内在实力的同时,共同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由大向强转变。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