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进生活的新能源
发布时间:2015-03-19     来源: 中国气象报
本文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成倍增长。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储量不足,价格时常出现大幅波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气候资源之一的风能,以其可持续、无污染的特性,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成倍增长。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储量不足,价格时常出现大幅波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气候资源之一的风能,以其可持续、无污染的特性,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气象局工作人员在风电场开展风速测试服务。
 
  风能发电发展迅猛
 
  空气的流动速度越快,空气密度越大,其产生的动能就越大。古时候,人们利用风车来汲水、磨面;近代以来,科学家发现可以通过风车来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这种利用风能发电的“大风车”,在我国甘肃省酒泉市、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上以及其他地区的风力发电基地里,一排排地伫立着,在风的吹动下缓缓转动着,蔚为壮观,分外醒目。
 
  截至2014年底,全球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36490万千瓦,风能发电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方式。我国对于风能的利用在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9581万千瓦,占全球风总电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风电发电量达到1500多亿千瓦时。我国已是全球第一风电大国。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蕴藏量丰富也是我国风能资源的一大优势,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0亿千瓦,80米高度技术开发量达75亿千瓦,足够满足我国到2050年20亿千瓦的装机需求。
 
  目前,风电已经是我国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发电能源。
 
  气象部门助力风能开发
 
  随着国家对气候资源开发愈发重视,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已进入“快车道”。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潜心推进低风速区风电开发、分散式风电开发、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等工作,完成新一轮全国风能资源评估,为风电规划提供了更翔实的数据支持;建立国家风能预报公共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定制产品的切块和抽点服务、实况监测和高分辨率时段预报产品;采用中尺度数值模拟等技术,为风电企业提供更精细的风电场资源预评估服务。
 
  顺应发展的需求,各地气象部门也大力助推风能开发。在内蒙古,气象部门积极参与该区风能资源普查和详查工作,参与风能资源建设规划、风电场选址和建设等工作;湖北气象部门启动风电信息管理平台风能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为该省风能资源合理规划及有效管理提供支持;陕西利用中尺度数值模拟技术开展风能资源评估研究,科学分析该省风能资源储量,为风能开发提供依据。
 
  气象部门还研发了风电专业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全国200米垂直高度、分辨率10米范围内的任意风电场每台风机未来72小时的逐15分钟风速预报产品。目前,该系统已为河北、内蒙古、江苏、甘肃等地的风电场提供服务。
 
  合理开拓是当务之急
 
  虽然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包括气象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比较集中,7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均位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此外,我国气候有着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这也导致风能发电的波动性大。如果该地区消纳风力发电的能力不够,就会导致风电并网困难。犹如一根较细的水管中突然注入大量的水,既会导致水管难以承受压力,进而破裂,也可能白白浪费资源。
 
  风电并网难这个困扰着行业的难题到底应如何解决?专家认为,首先,在风电基地建设上切忌贪大求全,应根据地区的经济需求和气候状况有步骤地按需开展建设工作。例如,在内蒙古,要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走可连续的开发途径;在新疆、甘肃等消纳风能发电能力较弱的地区,盲目扩大风电装机范围与规模显然是不合理的。
 
  此外,合理调度风电资源也是重要的课题。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资源调度机制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风电并网难题。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