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配套设备 > 正文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3-06     来源: 中国电力网
本文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基于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以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加快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住关键的标志性工程,力争尽早开花结果。基于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创新,以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加快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能源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类福祉,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诸多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雾霾频发威胁群众健康。化石能源资源有限,而清洁能源取之不尽。近年来,以电为中心、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变革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清洁能源最有效的利用方式就是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大电网实现优化配置、高效传输和便捷使用。随着特高压的成功和智能电网技术的突破,电网功能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成为具有远距离、大规模、多品种配置能力的综合能源运输体系,是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本载体。
 
  立足能源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世界各国电网互联互通,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服务范围广、绿色低碳的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全面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在能源开发上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消费上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这是解决世界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治本之策。
 
  我国资源紧缺和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周边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推广应用特高压技术,加快电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对于落实中央“一带一路”战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带动装备产业走出去,实现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特高压是世界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输电距离可以达到2000~5000公里乃至更远,特高压电网具有更大范围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互联互通、优化配置,这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中国特高压发展世界领先,已经建成了3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和6个特高压直流工程。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和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加紧启动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着力构建“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到2020年建成国家电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9回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个送端和“三华”一个受端的坚强国家电网。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配置新格局,有效解决清洁能源发展和东中部地区雾霾问题。我国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全面建成,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电网公司将积极开展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推进有关特高压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和建设工作。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显著提高各国能源协调互济和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的重大突破,有力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化合作,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各方共赢。
 
  展望未来,以“一带一路”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为突破,经过洲内跨国联网、跨洲联网和全球互联三个阶段,到2050年将建成由跨国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智能电网构成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连接“一极一道”(北极和赤道附近地区)和各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以及各种分布式电源,将全球清洁能源发电输送到各类用户,保障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