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十三五”用电将维持中速增长
发布时间:2015-07-03     来源: 《 中国能源报 》张卫东
本文摘要: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超过4000千瓦时,为世界平均水平约3000千瓦时的1 3倍。其中宁夏、青海等高耗能工业集中地区和苏州、无锡、东莞等制造业高度发达地区,人均用电量已经接近或超过1万千瓦时,超过德日韩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超过4000千瓦时,为世界平均水平约3000千瓦时的1.3倍。其中宁夏、青海等高耗能工业集中地区和苏州、无锡、东莞等制造业高度发达地区,人均用电量已经接近或超过1万千瓦时,超过德日韩等发达国家水平。

\
 
  与此同时,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来,伴随GDP增速的温和放缓,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增速显著下滑。201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5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同期全国能源消费增长2.2%),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为1998年(2.8%)以来的年度最低水平。据最新统计,截至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仅为1.06%。
 
  连续两年用电低速增长,虽然有气候因素的不确定影响,但是根本性、核心性的因素是我国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面进入转型期。在现实面前,很多坚持用电量增速仍将较长时期保持在6%以上观点的专家已经逐步转变了观点。本文将通过对新常态下影响用电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并归纳相关国家用电增长的历史情况,支撑如下观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6%将成为历史,未来10年用电量将维持3%-5%的中速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趋势
 
  截至2014年末,我国人口总数13.6亿,比上年净增670万,增长率为4.92%。,自2008年以来连续5年低于5%。。按目前生育率估算,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从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0.53%降低到未来10年的0.28%,并在2025年前后下降为0,之后转为负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9亿,2025年达到峰值,为13.96亿,2050年下降为13亿。
 
  从人口结构看,平均年龄将显著增加。1990年人口最多的年龄组别为15-24岁,占总人口的22%,到了2010年,人数最多的组别是35-4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8%。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6%,2010年上升至8%,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17%。特别要关注的是,过去20年老龄人口占比只是缓慢上升,而未来20年这一速度将大幅加快。
 
  面对人口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和修正相关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各省市普遍实行了“单独两孩”政策,但从实际情况看,对人口出生总量影响十分轻微。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生育率水平呈下降趋势。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500美元,并将很快超过10000美元,随之而来的是低生育率问题日益严峻。
 
  未来我国人口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是人口总量逐步饱和。在低生育水平下,我国人口预计在2025年达到峰值,之后保持稳定并缓慢下降趋势。
 
  其次是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2010年15-64岁年龄人口占总容量比重达到峰值74.5%,之后开始下降,2014年比2010年下降1.1个百分点,而如果考察25-44岁青壮年人口比重时,就会发现从2000年开始已经由峰值开始下降。尽管我国生产者/消费者比例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维持在100%以上,但是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趋势已定。
 
  第三是刘易斯拐点临近。经过二十多年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空间已经大大压缩。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从2000年的约1.8亿下降到2010年的约1.2亿,其中35岁以下青壮劳动力仅为3400万,刘易斯拐点已经或即将来临。这一点也可以从近年来城镇低端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东部沿海地区频繁出现用工荒等现象中得到佐证。
 
  上述的人口发展三方面趋势,未来将显著影响全国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行为,减缓经济增速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加速转型。
 
  经济产业结构及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GDP快速增长,目前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2%:42.6%:4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如图1):
 
  一是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结构总体向优化方向发展。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达45.5%,首次超过二产成为比重最高产业,对经济结构变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特别工业增长是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约9.8%,其中第二产业贡献率超过5.2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14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7500美元,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8.2%,远低于先进国家70%-80%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其产业结构可以作为我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参考。
 
  从第一产业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贸易量的1/3,2010年美国农业占比为1.2%;德国从1990年开始成为欧洲重要的粮食出口国,2010年德国农业占比为0.9%。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城市化需要稳步推进等因素,我国宜采取主粮供应立足自给,辅粮、饲料适度进口策略,预计一产比重稳定值在2%左右。
 
  从第二产业看,发达国家二产占GDP比重一般都低于30%,其中二产占GDP20%左右的有美国、英国、法国等,二产占GDP30%左右的有德国、加拿大等,二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30%之间的有日本、意大利等。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产业发展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考虑我国人口、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现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未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将趋向德国模式,中长期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为2%:30%:68%。
 
  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占48%,要达到68%的目标,按稳定增长考虑,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需要25年;按快速增长考虑,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需要15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设想,第三产业比重增加速度将介于稳定和快速之间,约为1个百分点。2015、2020、2030年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49%、54%和64%,2035年达到目标水平68%左右。
 
  对外贸易依存度发展趋势
 
  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2009年我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11.8%,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进口1.9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为10.3%,连续五年居全球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16.3%,比同期GDP增速高约6.5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带动出口额进一步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35.7%,此后开始逐年回落,2013年出口依存度仅为23.9%,相比于2006年最高峰回落近8个百分点。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一般在10%-25%之间,德国、韩国较为特殊,出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1%和47%。目前我国出口依存度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基本接近(如图2)。
 
  近年来,我国随着对外贸易量增长到一定规模,进出口额增速逐步回落,2013、2014年分别为5.7%和2.3%,其中出口增速均为6.2%和5%。
 
  展望未来,随着国际经济逐步企稳向好,我国与各贸易伙伴相关自贸、投资协定陆续落实生效,对外贸易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巨大,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有限,未来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拉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情景已难再现,未来进出口额将呈现中速增长态势。同时,受北美页岩气、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成熟和应用,美国等经济发达体能源供应成本显著下降,再加上政府积极引导,未来高端制造业出现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考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预计我国出口依存度不但不会达到韩国、德国那样高的水平,甚至会低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预计经过一段时期的过渡,2020-2030年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有可能下降并稳定在20%左右。
 
  能源消费增长趋势
 
  长期以来,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70%以上,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正持续提升,201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2%。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5》,2014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受统计口径变化等影响,2015年统计对过去10年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了全面调整),比2013年增长2.2%,人均能源消费3.1吨标准煤。
 
  回顾能源消费增长史,我国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约6亿吨标煤,增长到2014年42.6亿吨标煤,34年期间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率为5.9%。从能源弹性系数看,多数年份在0.4-0.8之间,个别年份达到1.4左右(如图3)。
 
  从未来发展看,由于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有一定增长空间,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技术发展及相关措施的激励作用等因素,未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达到50亿吨标准煤;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基本饱和,总量达到59亿吨标准煤。2014-2030年均增速2%,弹性系数0.3左右。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