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坚定迈向全球最大碳市场
本文摘要:“尽管2014年至今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相关政策目前还未明确,例如哪些地区会被纳入、配额如何分配等等,对于目前试点地区的企业来说,试点市场如何顺利转换到全国市场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尽管2014年至今全国统一
碳市场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相关政策目前还未明确,例如哪些地区会被纳入、配额如何分配等等,对于目前试点地区的企业来说,试点市场如何顺利转换到
全国市场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日前,能源咨询机构安迅思碳市场分析师汤思斯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

中国坚定迈向全球最大碳市场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日前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所需要的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在积极的准备当中,预计工作将于2016年就绪,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也将于2016年启动。
据了解,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发改委去年12月正式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拟在湖北、北京、天津等7省市碳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据了解,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会覆盖30-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将使中国碳市场成为世界最大市场,是排名第二的欧盟碳市场的两倍。据业内预计,全国统一碳市场的现货交易将达到每年12-80亿元,而期货市场的规模更是会达到每年600-4000亿元。
据介绍,截至3月31日,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累计成交量约2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近13亿元。
根据发改委近期公布的路线图,建立全国碳市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4和2015年的准备阶段,期间主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技术标准开发和配额分配方法制定等。第二个阶段为2016至2020年的运行完善阶段,也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一阶段,期间发改委将全面启动实施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碳市场。第三个阶段为2020年后的拓展阶段。在这期间将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碳市场中的交易品种,同时将探索与国际上其他试点对接的可能性。
对于全国碳市的建设,蒋兆理表示,“一方面总结试点的经验,另一方面,探索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全国碳市场怎么建,需要制定什么样的规则,需要打下什么样的基础,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7个试点省市都已确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办法;基于自身独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应对气侯变化的需要,确定了试点的交易范围;结合本省市的宏观经济情况设定了配额总量的目标,确定了配额的分配原则;建立了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注册登记系统以及交易平台等,并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
蒋兆理指出,国家层面正在开展建立国家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和部署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各个环节的研究,同时组织开展能力培训,并部署开展相关支持工作,组织专家着手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范围的确定、总量设定、配额分配、报告与核查系统建设、注册登记系统功能完善、央企及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问题等各个环节。此外气候司正在联合证监会研究开展碳期货交易的可行性,及早考虑碳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