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电外送”给新疆带来了什么?
本文摘要:3月10日,新疆的天气乍暖还寒,羊年春节的氛围刚刚散去,由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天山换流站联变扩建工程在料峭的寒风中开工建设,标志着新疆2015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已经全面开、复工。按照规划,2015年,新疆电网建设投资将高达150 57亿元,开工750千伏准北等106项110千伏及以上工程。
“疆电外送”效益初步显现
在国家电网公司和自治区的高位推动下,2010年11月,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开启了“疆电外送”的大门,新疆丰富的电力资源首次实现外送。
2013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到了200万千瓦。
2014年1月27日,新疆首条特高压“疆电外送”±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随着特高压“疆电外送”工程的全面建设,新疆正在逐步由中国能源领域的“替补”变为“主力”,成为一个新的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新疆煤炭资源通过坑口直接转化为电,远距离输送到内地,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专业人员为“疆电外送”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特高压输电到华中电网的成本每千瓦˙时约0.1元多,到目的地的成本价是0.40元,比内地的电价仍然要低,很有竞争优势;1千瓦˙时电量消耗标准煤300多克,一吨标准煤发电形成的产值要比单纯卖煤增收200元以上,可以大大提高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同时,对节能减排和缓解铁路、公路运输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而且,“疆电外送”对新疆经济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将新疆的煤炭、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就地转化为电力,实现大规模外送,对提高自治区GTP,增加自治区的财政收入,拓展自治区就业空间,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如“疆电外送”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将直接和间接增加投资1.2万亿元,解决近6万人的就业,给自治区年增加近300亿元的收益。
由于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发、输、变、配、用系统,仅有外送通道还远远不够,必须还要有配套的电网支撑。2014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启动了疆内750千伏主网架建设,建成后750千伏电网将覆盖南北疆所有重点区域。仅此,至少就可以拉动上千亿元的煤电和其它基础产业的投资,同时带动冶金、建材、电气、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自治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截止2014年年底,“疆电外送”累计达到306.9861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外送电量达到271.2975亿千瓦时,相当于外送煤炭(折合标煤)938.6万吨,有效地缓解了疆内铁路的输送瓶颈,同时外送风电35.6886亿千瓦时,使新能源企业增加收益约22.48亿元,给电力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并拉动GDP增加103.87亿元。
目前,在“疆电外送”工程的强力带动下,自治区新一轮能源开发风生水起。按照签订的框架协议,五大发电集团未来10年在新疆的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将极大地拉动新疆经济的发展。同时,大规模的电力工业建设,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的建设。目前,新疆已经形成了以特变电工、金凤科技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
“疆电外送”还让新疆清洁能源的发展进入爆发期。截止2014年底,新疆电网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129万千瓦,同比增长39%,预计2020年新疆电网内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3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500万千瓦。据了解,三峡集团计划将在“十三五”期间投资500亿元,致力于新疆风电、水电、太阳能资源开发,促进新疆清洁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
当然,“疆电外送”转变调整的不仅仅是电力产业。“2014年,新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00亿元,同比增长10%,经济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技术人员说,据推算,到2015年底,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售电量将达到832亿千瓦时,这完全得益于每年大规模的电网建设和配网改造。到2015年底。随着新疆750千伏主网架的建成,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新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大电网坚强的保证,仅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就计划建设1500万平方米电采暖项目,让市民享受由清洁电能提供的供暖,首府市民多年来的“蓝天”梦近在眼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锁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18年,将新疆电网建成以750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能够支持大规模“疆电外送”和接纳大量
新能源的坚强交直流混联电网,力争到2020年与国家电网公司同步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在新的征途上,国网新疆电力员工将继续以服务自治区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为己任,在天山南北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