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优化浮出水面
本文摘要:1月31日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新增风电并网容量为1981万千瓦,同比增长32 58%,完成新增1800万千瓦的目标。
1月31日中国
风能新春茶话会上,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新增
风电并网容量为1981万千瓦,同比增长32.58%,完成新增1800万千瓦的目标。

风电产业优化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则显示了风力发电的占比情况:201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为1.2万亿千瓦时,占到全部发电的22%,其中,风电发电量为1500多亿千瓦时。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地不断提升,风电产业的优化发展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风电地位逐步上升有望担主力重任
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间,风电有望逐步改变当前被视作“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为未来扛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主体的地位。目前,风电已经超越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中国节能协会相关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当前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方案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到2017年,京津唐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将提高到15%。而当前这一比例却仅为4%,其中风电贡献了八成比重。因此,要实现15%的既定目标,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风电。
根据此前规划,“十三五”期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将达1亿千瓦,年均新增规模达2000万千瓦,其中,“三北”大风电基地5年内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中东部中低风速资源区新增装机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
按照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要重点规划建设酒泉、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冀北、吉林、黑龙江、山东、哈密、江苏等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以南方和中东部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到2020年,实现我国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预测,今年风电行业延续整体回暖形势。全国风电装机及并网情况增长较快。风电项目核准、设备招标和开工建设规模都有较大增加。
布局尚需优化分散式风电亟待崛起
2014年底,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陆上风电上网标杆电价,将第一类、二类、三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下调2分钱,调整后的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9元、0.52元和0.56元。第四类风资源区价格维持不变,仍为0.61元。
资料显示,2009年制定上网标杆电价时,每千瓦风电造价超过1万元,而现在一些企业的装机成本只有6000元左右。除了成本下降等客观因素,陆上风电电价调整传达出更深层的意思是,合理引导风电投资,这也体现了电价调整与产业战略调整的密切配合。具体而言,就是控制风电大基地装机节奏,支持风能资源不太丰富的中东部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倡导分散式开发。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低风速风电一般是指风速在6-8米/秒之间的弱风区。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可利用的低风速资源面积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区的68%。更为关键的是,低风速区相比“三北”地区更接近电网负荷的受端地区,将很少受到“弃风”困扰,机组基本都可满发,这就能保证项目的稳定投资收益率。
而根据国家能源局方面透露的信息来看,“三北”地区受电网外送等因素制约,弃风问题突出。2015年“三北”地区或不再新增风电核准计划。
安迅思研究与策略中心总监李莉认为,最近几年,“三北”地区等大风电基地获得快速发展,而分散式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风电产业不仅要注重量的发展,也要同步关注质的提高。因此,优化风电产业布局,提速分散式风电就显得格外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