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走向“清洁高效”
本文摘要:据悉,目前中国有着最大的能源需求量,但同时减少城市污染也势在必行。因此在未来,清洁能源在中国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量。
电改与结构调整促使行业转型升级
近期,《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随着2015年电力改革“风起”,“一带一路”推进电力设备走出去,2015年特高压迎来开工高峰,多重利好使得电力行业在2015年被市场普遍看好。
有分析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对于电力设备行业而言,这将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电力体制改革将得到推进,为整个电力板块带来新的机遇。业内专家表示,2015年电改是影响行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电网投资中特高压最为确定,配网增速有望提升;清洁发电装备实现“赶超跨越”;能源结构调整决定新能源仍大有可为,配额制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决定光伏与风电今年的高增长;核电重启确定,国内及出口空间巨大;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有望带动行业的新一轮发展。
当然,随着国内电力装备市场发展过猛带来的产能过剩,更多的高能耗或者高污染、有严重风险源的装备制造,要么被淘汰,要么向国外转移。面对低端电力装备需求度不时降低的国内外市场,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应该向高端化开展,加大清洁能源装备的开发力度。而如何从之前粗放低端生产向自主创新产业链高端发展转变,从而逐渐占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中高端市场,成为摆在电力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问题。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今后,在
发电设备领域,如火电方面,将发展高效清洁火电技术,注重节能环保技术,实现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关键原材料和大型铸锻件立足国内产业化。核电方面,确保核安全,掌握百万千瓦级二代加核岛关键设备的设计能力,核岛主设备由国内制造,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改进型核电机组。水电方面,完善和提高70万千瓦水电机组,开发100万千瓦等级机组,重点开发抽水蓄能机组,完成70万千瓦大容量蒸发冷却机组样机的研制。风电、太阳能方面,抓紧标准的制修订,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