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 > 正文
远景能源张雷:跨界玩风电
发布时间:2015-03-18     来源: 中国企业家
本文摘要:如今这个目标已经部分实现。远景能源上海总部云中心,三块大屏显示着智慧风场操作系统WindOS和阿波罗光伏云平台管理的超过13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电站资产,精确到秒实时管理。管理者可以随时监测远景管理的任意一座风场和任意一台风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实时运行状态。
 
  贾峻说,相较之下以往的“找风”历程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南方,地形复杂,风资源的情况千奇百怪,影响因素很多,他曾带着团队一个县一个县“扫”风资源。通过跟当地干部和村民聊天,打听哪儿风大,雇当地村民当向导等简单的方式就开始立测风塔,有时爬几个小时山路却发现“风大”只是民间的感观体验,实际上并无持续风资源来开发。
 
  依靠测风塔找到好的风电资源几率只有30%,有时测风塔的数据并不具代表性,依据测风塔的数据做宏观选址,等于在第一步就埋下投资风险。远景能源的格林威治平台恰恰解决了这个痛点。
 
  采访当天早晨8点,位于陕西省一个风场的运维人员收到一条信息:5号风机自动偏航了,偏航系统正在自动解缆。远景能源上海云中心大屏上也显示,这个风场的5号风机出了故障。
 
  “风机转得多了内部线缆有可能会拧起来,WindOS系统可以实现风机自动回转解缆。”远景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科王智科告诉本刊记者,当出现齿轮箱油温过高等较大问题时,系统会报警,生成事故工单,发到相应维护人员手机上,点开该工单便可看到故障风机编号和维修步骤。就连供应链上的问题WindOS也能覆盖,如配件库存数量低于或高于一定数量时相关工作人员同样会收到报警,及时补充库存或防止库存积压。
 
  目前这个软件在美国是收费的,张雷坦言“利润丰厚”。在中国,他还需要教育市场,远景会给客户提供免费软件,成熟起来的客户因此会选择理性的产品,如远景能源的风机。目前远景也推出了EBA等高端收费模块,提高能量可利用率,风场业主购买者越来越多。
 
  山西广灵风场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空无一人。
 
  一般情况下,风场的升压站是驻人的,需要每日上班、运营维护,广灵风场有些怪异。远景能源通过格林威治平台发现广灵该地段风资源很好,风资源情况和远景能源的风机也比较适合,便投资建了这个风场。因为山地不同地方风速不同,远景有针对性地用不同机型排位,每一个机位都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最大发电量。
 
  利用远景的智能风机和智慧风场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风场一切数据和运转情况全部实现远程监控。广灵县城的区域检修中心,3位检修人员负责附近多个风场的运维管理。需要检修时,他们使用安装于手机中的APP软件来确定风机位置、检修科目、检修步骤、检修状态等。广灵风场今年年初刚并网,每年大概发电3000小时,发电量1.5亿度,这意味着9000万的收入。
 
  去年底,远景推出了为管理光伏行业投资风险的阿波罗光伏平台,也是光伏业第一款能够形成闭环的软件产品。这是张雷能源互联网的一部分,在风能和光伏平台基础上,他要向下延伸连接投资者、消费者。“能源互联网最终一定要把消费者纳入终端,2C的模式才能做大。”
 
  金融行业出身的张雷对金融有深入的洞察力。他算了一笔账:全球每年产生一千亿美元的电量,远景更加智能的设备和一个更加云端化系统的软件管理平台可以带来20%电量提升,这意味着多创造两百亿美元的额外价值。“下一步我要把最低的成本资金引入行业。”张雷说,低成本资金进入后度电成本也会下降,这有利于保证低投资风险,进而进一步引入资金,比如保险基金、养老金等。
 
  张雷也不会放弃硬件。在他看来,高端智能化设备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把硬件技术开源,这块绝不可放弃,标准会抓在自己手里,智能化硬件和能源互联网两块不可偏废,都会去做。
 
  对于未来,张雷不仅在规模上保持克制,对人力也十分保守,“我有一个不合情理的地方,就是非常克制的用人。远景今年的营业目标是100多亿,而我们的员工总共才800多。”张雷说,把一群优秀的人才带来开创一番事业,比拿到投资人的钱更牛。
 
  远景能源人力资源副总裁罗剑威认识张雷是在五年前,那时候罗还是万科地产上海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经理。一年后,罗剑威加入远景能源。
 
  挖人爱找跨界的,玩友也爱找圈外的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张雷最近频繁和腾讯的游戏经理交流,希望了解游戏产品经理的思维习惯,摸索群众路线,从而把能源互联网变成一种让消费者像玩游戏一样有乐趣还上瘾的产品。
 
  “我不做互联网,我也有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颠覆了传统产业,而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群体对传统行业发起了变革。”张雷说,互联网人更愿意试错和创新,更注重参与感和追求极致,这将是下一代企业家的共同特质。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