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海上风电“大块头”需大智慧
发布时间:2014-12-11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周晓梦
本文摘要:照规划,我国要到2020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在相关行业协会和多位专家的预测中,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市场规模至少达到千亿元。
 
  照规划,我国要到2020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在相关行业协会和多位专家的预测中,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市场规模至少达到千亿元。然而,要推动我国海上风电这个“大块头”的发展还离不开大智慧。
 
  首先,行政审批部门要从大局着眼,阔展视野,多部门协调,统筹好海上风电建设“一盘棋”。
 
  为什么最先要强调从大局着眼?因为从项目招标开始海上风电就要经过层层考验。以4年前的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过程为例,最先是国家能源局准备“初试”,然后是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以及国家海事局等部门的“多堂会审”,最后还要上报到国家发改委,相当于进行“殿试”。因为牵扯到海域功能区划、航道、海缆、海洋环评,甚至是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我国是海洋大国、航海大国、也将成为海上风电大国,在“涉海”问题上的“多龙治水”也由来已久。以至于,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用在审评上的时间就要一年多。
 
  从大局来看,国家正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处在进行时。深化体质改革往往需要各部门打破小集体主义,扩大视野,强化服务意识。具体到海上风电领域,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将把关时段前移,在招标前就联合做好准备工作,这将大大缩短企业所需要的审批时间,降低企业“跑路条”的成本。如果多部门联动起来不但可以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甚至还可以降低“跑路条”连带滋生腐败的机会。
 
  从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4个项目的推进情况来看,各部门缺乏整体规划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据悉,由于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没有做好规划的协调工作,招标后原有风电场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相关手续也要重新跑一遍。本该谋定而后动的海上风电项目却成了钉到木板上的钉子都被拔下来了。这样一来,增加的是成本、延缓的是工期,损害的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整体规划,以至于,“十二五”海上风电规划迟迟没有落实,规划目标落空也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要练好内功,降低成本,借势发力,用“真功夫”争取多方支持。当前海上风电的开发成本大约为陆上风电成本的两倍,要想凭借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大趋势,在多种新能源模式中脱颖而出,海上风电还需要练好内功,降低成本,这才是海上风电行业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当前,技术进步降低海上风电成本的效果已经显现。更大的风机、更长的叶片都提高了捕风效率。我国海上风电也正受益于欧洲国家削减海上风电成本的努力,后发者可以沿着先行者的足迹前行,也是一种借势发力的良方。
 
  三是要给海上风电发展实际的政策保障。海上风电的建设者都是企业,企业的本性是逐利而动。而在第一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企业中标电价过低,这就造成了中标企业基本都是为了拿资源、占先机才参与招标。“跑海圈风”,批而不建成了普遍现象。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彼时,国家明确了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虽然业界普遍表示,新出台的电价没有预期中的高,但聊胜于无的上网电价也不亚于为行业发展装上了推进器。
 
  总之,如何不让海上风电成镜花水月,而是成为水中生财的长青行业,国家层面要加强规划,风电行业自身要苦练内功。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