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运维难在哪?
本文摘要: 迄今为止,风电领域最热的话题当属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出台、相应地海上风电建设提速和陆上风电项目出质保期后如何运维。现在我们不妨把目
迄今为止,风电领域最热的话题当属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出台、相应地海上风电建设提速和陆上风电项目出质保期后如何运维。现在我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来讨论一下3-5年后海上风电出质保期后如何更好地运维。
在3-5年的质保期内,风机生产商会如期完成维护和检修工作,此时,运维服务更像是买一赠一的“赠品”,而在质保期结束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出了质保期,一旦某些组件需要更换却又无法用颠簸的小船来完成备件和维修人员的运送,而是要动用大型维护船,运维的成本会因此而攀升。
从陆上到海上风场,海上风电运营商往往有4种选择:利用建设施工船、专门的服务船只、直升机接送服务、或者母舰类型的船只。选择某一种运输方式都意味着相应的技术路径和资金投入。
租用建设施工船往往成本较高,因为当前海上风电建设安装船都朝着大型化发展,专门的风电安装船一次最多可以装载10台风机,仅为了维修某台风机就动用这样的庞然大物,显然是“大材小用”。除此之外,建设安装船还容易受天气情况和海况的限制。
动用直升机的确很灵活,但却是非常昂贵且存在高风险,最大的缺陷是直升机无法降落在风力涡轮机上,完成一次维修往往要折返多次。
就专门的服务船只而言,双体海上风电工程专用船和三体船往往更受海上风电运营商欢迎,在距离海岸较近的地方,例如半个小时左右的航程内,专门的服务船只也更具成本优势。但是,在距离陆地较远的海上风电场,例如两小时以上的航程中,服务船的燃油消耗就会推高使用成本。另外,在长距离航行中,服务船受天气和海况影响的可能性就很大,往往出发时还风平浪静,可行至半途甚至快到作业现场时却因天气突变而不得不折返,因为在天气或海况差的情况下航行,这种服务船只的安全性也会变差。在德国甚至有过服务船撞上风机基座的事情发生。更主要的是,这些专业船只的运载能力有限,一些大的零部件和维修设备超出了这种船只的承载能力。
母舰类型的船只或许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这种大型的船只也有自身的缺点。首先,它的使用仍然受限于天气状况,有经验表明,这种类型的船只仍只能在海浪不高的情况下装载或者卸载。其次,在母舰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直升机起落的危险性也较大。另外,这种母舰是维护船舶和直升飞机的避风港,但本身不能进行任何重大涡轮机维修或者更换。
从全球市场上来看,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数目已经足够,甚至一些安装船已经离开可再生能源领域作业而是返回到油气行业。而相比之下,全球有经验的海上风电运维船舶只有110艘左右,到2017年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根据丹麦船东协会的预测,到2022年,全球约需要426艘运维船只。为了实现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运维船只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的海上风电运营商可能还没有感受到降低运维成本、安全地实现人员输送的迫切性,但伴随着海上风电向深海扩展,运维问题将突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