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的能源互联网理解
发布时间:2014-11-03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谢丹
本文摘要:零成本社会在中国接受度最高,我认为是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佛教和儒家思想都注重人和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存。并且,零成本社会能减少对资源的使用,跟中国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记者:这跟制度有关吗?
 
  里夫金:我认为是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佛教和儒家思想都注重人和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存。并且,零成本社会能减少碳足迹,减少对资源的使用,跟中国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阿里巴巴、腾讯会做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会转型
 
  记者:那么,钱从哪里来?
 
  里夫金:总的来说,是由消费者投资的,以及少量的政府投资。就像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屋顶太阳能入网,整个能源互联网的规模就会不断扩大。其实,钱已经在那里了,中国只需要花在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三分之一到新的智能基础设施上就可以了。昨天我也跟汪洋副总理提到,这(指共享经济)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
 
  记者:现在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仍旧相对较高。
 
  里夫金:我小的时候,电脑几百万美元一台,现在几百美元一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阳能和风电在过去25年也呈现出了和电脑一样的价格下降指数曲线。
 
  太阳能行业存在跟摩尔定律一样的倍增现象,美国科学界在2011年就已经讨论过了,SunPower公司创始人理查德˙斯旺森甚至注意到,太阳能行业产能每翻一番,光伏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20%,晶体硅电池的价格已经从1976年的60美元下降到2013年的0.66美元,继续发展下去,到2020年,太阳能资源的价格将达到目前电力资源的平均零售价格。
 
  记者:即便如此,很多人仍然认为化石能源还有潜力可挖,你怎么看?
 
  里夫金:但是人们忽视了一点,化石燃料永远都不可能接近于零边际成本。很多人说除了石油,还有页岩气和焦油砂,但是只要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焦油砂就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现在美国页岩气的开采,就像19世纪的淘金热一样,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危害性的后果。
 
  即便我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也不大可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率了。继续改造设计内燃机和集中式电网,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了,它们的生产力已经耗尽。
 
  记者:对很多现有的大企业来说,如果你所说的真的发生,那他们的利益将极大受损,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变革?
 
  里夫金:很多大企业都在挣扎,但新旧模式的转换,中间要跨越50年时间。共享经济下,GDP可能会下降,但是GDP不会再是衡量的标准,生活质量指数的上升才是衡量标准。的确我们会看到一些经济体在衰落,另一些在升起,阿里巴巴、腾讯这样为共享经济服务的企业,在未来是会升起的。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也不会立刻消失,只是他们卖电的业务会逐渐减少,电力公司不再靠销售挣钱,而是把能源生产的个体户、小型企业等整合起来,管理它们的同时也降低边际成本,他们会转向去做更多集成性的提高效率的工作。
 
  原标题:【绿色时间】第三次工业革命很可能是中国引导的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