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的能源互联网理解
本文摘要:零成本社会在中国接受度最高,我认为是跟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佛教和儒家思想都注重人和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存。并且,零成本社会能减少对资源的使用,跟中国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记者:共享经济是一个发生在很多领域的变革,如何理解它在能源领域的体现?
里夫金:建立能源互联网的前期成本巨大,但生产太阳能和风能的边际成本却可以忽略不计。与信息一样,在投入固定成本之后,可再生能源就几乎是免费了。未来数亿人将在家里生产可再生能源,并通过能源互联网共享绿色电力,就像在互联网上发布和分享信息一样。这是德国已经意识到的问题,现在德国已经有非常多的个人通过能源合作社的形式参与生产可再生能源,中国也有合作社。
我认为现在中国的领导人也开始意识到了。此前我帮欧盟委员会做过一个如何数字化欧盟的通讯和交通行业的研究,2014年10月17日我也和汪洋副总理分享了欧盟的经验。欧盟在做的事情,中国现在也在做。
共享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致
记者:这次距离2013年第一次与汪洋副总理见面间隔了一年时间,你感觉两次会面有什么变化?
里夫金:上次我们一起待了一个小时,当时我们做过一个约定,他说每次我来北京,我们都要见一次,每次他去美国,我们也要见一次。不仅是跟汪洋的会谈,跟中国其他政府官员的交流,都让我感到中国在走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道路上越来越有希望,西方媒体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以后他们会感到惊讶的。这不仅是跟领导层交流,也是跟很多技术官员交流的感触,过去他们都在谈论如何让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现在他们都在谈论具体如何实现物联网技术平台。
记者:昨天你们还谈了什么?
里夫金:昨天汪洋也提到,中国计划送数百万块光伏板下乡扶贫。天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这么做过。因为上次我见汪洋时我说,谢谢,你们把光伏和风电的成本降低了,然后都出口给我们了,好让我们都去实现零成本社会,他笑了笑。这回,中国终于开始用自己制造的东西了。
记者:对中央政府来说,你认为还存在哪些挑战?
里夫金:他们要去教育地方政府、公众和产业界等等,要去讲故事。另外,中央政府要出台一个路线图,明确通过哪些项目来具体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领导的,第二次是美国领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很有可能是中国引导的。但是,他并不完全认可中国领导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他说中国只是“领导者之一”。
记者:你住在美国,但目前看上去你的主张在欧洲和亚洲更受欢迎,这是为什么?
里夫金(笑):这是我来中国的原因。如果美国再浪费五六年时间,我敢肯定地说,25年内美国会成为世界第二梯队的国家,一旦德国和中国证明了这条路可行,剩下的工作都只是琐碎细节了。
记者:为什么是中国和德国?
里夫金:此前尼尔森做过一个调研,调查全球范围内,何种社会更能接受共享经济。结果是欧洲有50%的人表示接受,亚洲是80%,而全球对共享经济接受度最高、最感兴趣的国家是哪个呢?中国,中国,还是中国,惊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