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云端的守望者——记大唐新疆发电公司托克逊风电场项目经理王平虎
本文摘要: 占国土总面积1 6的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陆上风能占全国总量的37%,吐鲁番等九大风区可利用风能超过240亿千瓦时以上。而位于吐鲁
如今,托克逊风电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他带出来的15名青工也在艰苦磨练中成长起来,陆续走上后期兴建的风电场副场长、场长助理、技术员、值班长等生产骨干岗位,成为大唐新疆公司的中坚力量。而王平虎又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2013年3月,他被调往即将开工建设的“疆电东输”基地、新疆九大风区另一区域——哈密,建设巴里坤三塘湖风区。
大地冰融、黄沙漫天、无水无电一片荒凉的工作环境,没有让王平虎退缩。他和一帮小伙子,白手起家,昼夜奋战。
工作在新疆,在做好现场工程管理的同时,王平虎和他的团队还要时刻紧抓防恐维稳工作。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防恐压力带来的紧张感,他还特别关注员工的生活,只要有空,就卷起袖子给大家“露两手”,为10名职工炒几个色香味俱佳的拿手菜。
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地留在了荒寂的戈壁滩上,用5个月的时间建起了33台装机4.95万千瓦的机组。
新战场上再担当
随着大唐新疆公司的快速发展,2014年3月,王平虎调任至柴窝铺二期项目担任经理兼风电场场长。柴窝铺风场的15名职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
为了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骨干,新疆公司为王平虎建立了劳模工作室,让他把自己经验奉献出来。
如今,走在达坂城区广袤的郊原上,大唐新疆发电公司24台巨大的“风车”将高大的身躯插入苍穹,蔚蓝的天空里,印着鲜艳唐标的“风车”们转动修长的轮叶,在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峰映衬下美丽而壮观。风,在这里变成强大的电能,与其他的风电、火电并在一起,为祖国人民造福。
王平虎和他的团队,就像生长在大漠戈壁的红柳,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壮大,吸收着盐碱地中的苦涩,践行着“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播撒着大唐集团公司事业的绿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