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集团攻坚中国风电“第二战场”
发布时间:2014-07-2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本文摘要:  在风机产能总体过剩,行业洗牌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服务业务已经成为各方逐鹿风电产业的第二战场。而决定输赢的关键也从能否提供更便宜的
 
  除了对市场未来变化的预判,对自身企业在竞争中优势的评估也是国电联合动力作出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探索的关键因素。
 
  从规模上看,国电联合动力已具备年调试3000台、维护5000台风机的能力,目前运维着200多个风场。褚景春指出,国电联合动力本身是整机制造商,对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非常熟悉,理解也更为深刻,是从事运维服务的优势所在。
 
  从服务范围上来说,对风电研发核心技术的掌握,使得国电联合动力才能更有效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从风场资源勘测、设计、施工到产品的制造、安装,再到后期的运维都有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从设备制造到一体化服务。
 
  从人力资源来讲,该公司目前拥有一支1000多人的专业服务队伍。刚从西藏那曲风场回来晒得黝黑的李均森说:“日晒还有酷寒这都不算什么,最大的挑战是在4700米的超高海拔还要爬80米高的塔筒。”无论是风电海拔制高点,还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极寒地区,许许多多“李均森”们共同在“五维空间”(经度、维度、海拔、时间、能量转换组成的个性化服务战略体系)下编制出一个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国电联合动力已为近180个风电运营商提供风电解决方案,所有运行项目以累计贡献超过4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与燃煤电厂相比,这一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近1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4千万吨。
 
  对于服务的商业价值,天津国电洁能公司负责人顾新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公司河滩风场一、二期共实现66台装机,设备故障率维持在每台风机平均20天一次的低频率。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累计发电6.77亿度电,风机可利用率达到99.14%。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阳光表示,风电服务的战场将包含两个领域:其一是质量维护、其二是增值服务,无论哪一个都会有很明确的回报。
 
  如何在上述战场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国电科环总经理费智认为有四个关键点:智能化、一体化、差异化和金融化。他表示,智能化可以通过推进无人值守,降低业主用人成本;一体化则是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差异化和金融化的战略也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在风电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褚景春透露,目前国电联合动力提供了超过800万千瓦的在运风机,约占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下一步,国电联合动力将进一步加大拓展运维服务市场,将在运维服务市场做出更多成绩。
 
  不过,做强服务业并不等于放弃制造业上的竞争。阳光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关于服务业未来在该企业整体业务中会占多大比重时强调,国电联合动力的转型方向是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变,服务业未来要做多大目前尚没有具体测算,但对于联合动力而言,做好主业是始终不变的要求。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