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风电运维市场
本文摘要: 面对正在兴起的风电运维市场,嗅觉敏锐的风电业内人士已经体察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逐鹿风电运维市场,风电开发商、制造商、第三方企
第三方初露峥嵘?未来之路漫漫
在风电运维这个被业内普遍看好的市场空间中,开发商、整机商占尽先入为主的优势,第三方公司似乎失却了先天的“金汤匙”。
一直以来,风电场开发商更多地选择自己做运维,或者选择风电整机商为之服务,因为设备生产厂家最了解自己产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更具专业性和规范性的优势,第三方运维公司渐渐崭露头角。在2014年年初,一些风电场的运维项目开始通过招标的方式外包给第三方。这是否预示着第三方公司的曙光已经出现?
展现优势?第三方日渐兴起
在风电运维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战场上,第三方公司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从运维角度来讲,成本最高的就是处理突然性的重大事故,包括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因此,常规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电运维包含多项内容,如风电集中监控、风电场群生产管理、风电机组状态评价与诊断、备品备件供应、风电机组检修运维服务等。
“第三方公司能够公正、客观地对风机运维状态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同时为业主提供风电运维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运维综合运营成本最小化的方案、备件储备的优化建议、风机改造方案以及风电运维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方案等。” 北京优利康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利康达”)技术总监张庆运在接受《电力系统装备》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张庆运介绍,由于风电运维服务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第三方公司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专业的人才、专业的工具和设备以及规范的服务管理。
他接着表示,从事风电运维工作的人员要面对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必须懂得专业知识。第三方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般都经过专业培训,提供的服务也更加专业。同时由于运维工作都在户外进行,环境恶劣,并且由于受气象、季节等诸多因素影响,风险较高,经过培训的人员更有安全意识。
此外第三方公司拥有专业的设备,如进行电力测试的仪器仪表、振动监测设备等,可以保证运维服务的质量和高效。
除了人员和设备的专业性,第三方公司还具有专业的管理优势,提供的专业服务可帮助业主降低管理成本。
“比如,优利康达探索出一套提升运维服务效率的管理方法,以帮助开发商实现高效、可靠的运维。户外的运维服务工作,人员比较分散,每个项目的每个小组,一般有2~8个人不等,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无法进行视线范围内的监督。第三方公司通过规范化的服务管理体系,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与质量,并可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张庆运介绍说,“此外,优利康达构建了完善的区域服务网络和备件中心布局,形成了专业工程师风场驻场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风机故障响应时间,提高了风机可利用率。”
除了专业性,第三方公司的优势还在于人力资源的充分保障。
由于风力发电项目的季节性比较强,安装调试一般在秋冬季节风比较大的时候。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使风机按计划并网发电,难免出现突击调试的情况,甚至出现一组工作人员一天调试十几台风机的情况。这种“突击”式的工作难以保证调试工作的质量。
“在服务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可以形成很好的人力补充。”张庆运表示,“作为国企的风电开发商,在人员编制上往往有诸多限制。第三方公司将是更好的选择。”
曙光初现时?挑战亦来袭
“目前,开发商和整机商占据风电运维市场份额的比例超过70%,第三方公司市场比例相对较小。但随着第三方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开发商和整机商对第三方公司越来越开放,未来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将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张庆运表示。
据张庆运介绍,除了部分风电场开发商的运维项目开始外包,一些整机制造商对第三方公司的开放程度更大。如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风电运维主要由第三方公司来做。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大约30%的运维、调试工作交给第三方公司。
这些消息无疑表露出第三方公司在运维市场占有空间在渐渐扩大,但不得不提的是,若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很多风电场开发商已经意识到风电运维的重要意义,但是其重视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预防性的定期维护和巡检。”张庆运对此表示担忧,“尤其在风大的时候,许多业主急于发电,运维的工作只能暂缓。”
另外,风电场开发商在运行维护方面的预算相对较低。短期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一旦风机超过10~15年,维护成本将迅速上升,这一时期风机的故障越来越多、问题也会越来越大,前面节约的成本,往往会在这个时期补回来。开发商清楚地认识到运维的重要性尚需时日。
此外,第三方公司面临的另一挑战是缺乏整机的核心技术资料。由于整机商会设置一些技术壁垒,加之第三方运维公司与整机商的售后服务队伍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独立第三方公司接触到核心技术资料的可能性很小,给运维带来了很大障碍。
“作为第三方,我们只能让业主出面,跟整机商进行协商。”张庆运表示,“这是十分无奈的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第三方公司更多地将业务核心放在提供通用技术方面的运维服务。
张庆运认为,我国风电场开发商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国外整机商在进行设备移交的时候,风机所需要的软件、资料、工具等都会同时交到业主手里。如此一来,在风机出现问题时,可更加便捷地进行运维工作。
除了上述挑战,这个刚刚兴起的市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少企业看到风电运维巨大的市场空间,纷纷涌入,使得运维队伍的不断扩大。加之由于各种规范、标准尚不健全,行业门槛较低,让这个市场“才露尖尖角”,就陷入了恶性竞争之中。
“我非常担心这个市场会像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陷入低价竞争的怪圈中。”张庆运说道,“风电服务不是简单的劳务工作,对运维人员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作业报告的规范程度、工作的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因此设定一个较高的准入门槛,完善各种规范和制度,是当务之急。”
诚然,刚刚兴起的风电运维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初露“锋芒”的第三方公司,能否在这个市场上实现成功“逆袭”,人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