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厂64载,这个企业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世界上最大的挖掘机、世界上最大的油膜轴承、世界上最大的管轧机组等420多项国内外第一。
2013年,在经济下行的艰难形势下,这个企业产值、收入、回款、订货四项指标逆势上扬,一举抢坐国内重机行业的头把交椅。
这个企业,就是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改革、踌躇满志的大转型,还是涌泉奔流的大创新,太重人始终紧捧创新驱动的“圭臬”,一边践行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光荣与梦想,一边承载着山西人装备制造业强省富民的重任和厚望。
不转型,无出路;不创新,难转型。创新驱动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无大型铸锻件的制造能力,是衡量一个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0年8月18日,太重大型铸锻件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当年我省提出“转型发展”后,首个投资达15亿元的重大项目。
太重此举,自强之义明显:一为打破进口依赖、解除卡脖之痛,二为拉开转型发展大幕、谋求自身持续发展。
太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创民对转型有着深刻认识,“国企不转型没有出路,装备制造转型看太重。太重集团要做国有企业转型的先锋队、排头兵,要从规模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率先转型、率先发展!”
如今,包括大型铸锻件国产化基地在内的“五大基地”建设成果次第显现: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基地,目前车轮生产线已批量生产、单月产量最高突破2万片;煤机成套园区,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煤机制造基地之一;高端液压园区,目前主要液压产品已投产、正筹划液压产品板块整体上市;临港重装研制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码头,内陆企业太重即将拥有自己的出海口岸。
太重构建“五大基地”,可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仅借势实现了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了装备制造能力,而且为企业进军新领域提供了强劲动力,更为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引擎’。”太重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张志德说,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从不断创新、不断转型,再到不断发展,周而复始,但创新的脉络贯穿始终。
1961年,太重仿照前苏联挖掘机,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WK-4挖掘机。如今,太重陆续自主开发了WK-20、WK-27、WK-35、WK-55、WK-75全系列大型矿用挖掘机产品线。其中,WK-75型挖掘机单斗提升物135吨、挖掘能力1.2万吨/小时,是当前世界最大、挖掘能力最强、生产效率最高的挖掘机产品。
转型,不是简单的转产,不是盲目地照搬照抄;而是以创新为魂,以提高产品的内涵为本,做别人做不成的、干别人干不了的。
本着这样的理念,太重通过积极创新,实现了传统优势产品大型化、系列化、成套化的精彩转身。目前,太重挖掘机遍布国内各大露天矿山,并出口俄罗斯、南非、智利等国。太重,一跃成为与美国P&H和比塞洛斯并驾齐驱的大型矿用挖掘机制造企业。
研发新产品、抢占新市场,太重从来是提前谋划、及早动手。在这一“前”一“早”的推动下,太重靠着自主创新一举占领了风电装备制高点。
由于风电装备技术引进受限、投资过大、研发时间长,2008年冬天,太重扛起了自主研发1.5MW风电整机装备的大旗。
2009年,太重集团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首成“领衔”研发团队立下了“军令状”。一年内,清一色的“土专家”们创造了1.5MW风电整机装备当年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并网发电的“一条龙”奇迹。不久,这项自主创新技术又一举斩获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风电技术如果从国外公司引进,仅3MW一台整机的技术引进费就得2亿元、耗时需3年;而太重自主研发1.5MW、2MW、3MW三台整机,从研发到并网只需3年,花费不到1亿元,用国外公司1/3的时间取得了三倍的成效。”王首成说。
太重人追逐创新的步伐愈行愈疾——2013年,太重5MW风机成功并网发电;2014年,太重将研制更大级别的风力发电机组,在实现大型风机系列化的同时,将进行风资源最优化、高效化、合理化研究。
“我们前行时已听见了你渐近的脚步声……”这段源于德国某知名制造企业负责人的笑谈广为人知,也意味着:因为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太重已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质的飞跃。“世界太重”分量渐重。
不改革,无活路;不创新,难发展。体制机制是创新驱动的基本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太重曾一度陷入了发展困境,企业经营困难、职工人心不稳。
不改革,无出路。不创新,难发展。太重毅然擎起改革大旗,擂响了“二次创业”的战鼓。首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严格要求,建立起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了企业内部各项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抓住国家政策机遇,顺利实施了债转股,企业得以减轻负担、轻装上阵。全新的体制机制为太重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每每谈及改革,太重集团副总经理、太重榆液总经理王春乐都感慨万分。
王春乐感触最深的,是榆次液压件厂退城入园、整体搬迁的“一揽子”工程。
半个世纪以来,榆次液压件厂产品驰名国内、产品标准“领衔”行业。但近年来,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欠缺、人才流失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的严重制约,这个老国企落下了发展的步子,到2009年时仍然蹒跚在传统发展的道路上。
从2009年开始,太重集团在榆次液压启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减员增效、竞聘上岗、优化股权、清理债务……一系列真枪实弹的改革措施,打开了榆液改革创新的大门,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通过打造高端液压基地、谋划整体上市等 “一揽子”工程,更把榆液推上了加速发展、重塑辉煌的快车道。
2011年9月,榆液高端液压园区项目破土动工,重点发展高压柱塞泵、高性能液压阀等高端液压产品。投产后,将形成各类高端液压元件300万件、高性能液压系统装置4万台 (套)、高压精密液压铸件2万吨的生产能力。这一切,将使榆液跻身高端、替代进口。
改革后的太重榆液,浴火重生、面貌一新。
这些年来,太重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一边是馅饼,一边是陷阱,有的人敢于绕过陷阱吃到馅饼”“今天不生活在将来,明天就得生活在过去”……一条条饱含改革创新理念的箴言,不仅贴在墙上,更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追求。
重组后的太重煤机不但把80多年历史的破旧厂房建成了全国一流现代煤机工业园,而且还在2011年、2012年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国际集团和美国REI公司,写下了我省国企跨国并购的精彩一笔。
企业要做大做强,最短的跑道是重组并购。但海外并购难免陷入进退两难:企业买下了,人才流失了,自己手里只剩一个“空壳”了。跨国并购当年难增长、难盈利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雷区”。
反观太重煤机,当年收购即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2012年愈战愈勇,一举达到20亿元。“雷区”是如何突破的?
派驻少量中方人员,授予期权留住骨干管理技术人才。太重煤机这一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做法,无疑是一招“杀手锏”。派驻的3名中方人员进入领导层,不干预原有生产经营。骨干人员获得期权,将购买公司股份与业绩挂钩。这样,既留住了40多名管理、技术骨干,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子先动,满盘皆活。接下来,上新品、拓市场等跟进措施一气呵成。目前,威利朗沃产品已提升至国际最先进的第六代技术,领先于同行业产品一到两代。产品在畅销澳洲和中国的同时,还扩大了在美、俄等国的销售。
“生产一台气化炉也就1000多万元,如果将气化站进行工程总包,就可以创造3亿元的产值。”王创民说,依靠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装备、管理等集成优势,太重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成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工程总包等 “交钥匙工程”,将技术、管理等服务型产品也卖出了好价钱,把以前简单的“卖产品”延伸为现在的“卖服务”。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太重产品市场更广、竞争力更强。
不创新,被淘汰;缺人才,难创新。高端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智力保障
轧机油膜轴承作为420多项“第一”中的一员,见证了技术之花“常开常盛”的不俗历史。
作为轧机的心脏部分,油膜轴承对于保证轧辊的低能耗、高精度运行,最终提升钢板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工业中,钢板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油膜轴承的要求也更加精细。
2013年3月,太重研制成功世界承载能力最大的轧机油膜轴承,其工作直径为1670mm、轴承工作长度为1452mm、单个轴承最大载荷为7247吨,即一对轴承载荷量可达14494吨。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该轴承不仅在载荷量上是当今世界最大,而且在长度和直径上也是世界之最。
从上世纪50年代太重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轧机油膜轴承到现在,太重一直保持着全球同类产品最高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并出口日本、德国等装备制造强国。
油膜轴承之“花”何以常开不败?奥秘就在于不断创新。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支撑,技术创新需要人才支撑。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保障。
源于这种认识,太重每年拿出年营业收入的5%、超过10亿元用于科技投入!
在太重,技术中心被称为 “特区”。即:政策上宽松,管理上自主,资金上倾斜。技术中心调整了内部体制机制,将原来按工艺分工的设计室整合重组为按产品分工的各类专业设计研究所,集中优势力量展开专题攻关。2013年度,技术中心在全国887家技术中心评价中位列第9位,排全国重型机械行业第一。
这种放眼世界、瞄准高端、宽松和谐、自由竞争的良好氛围,让太重高端人才的积淀日益丰厚,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智慧充分涌流、才能尽情发挥。
在起重机领域,太重技术中心的“三女侠”闻名全国。大姐李朗明,中国航天发射塔吊主要设计师,被总装备部负责人称赞 “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立了大功”;二姐顾翠云,设计完成了世界最大的桥式起重机——三峡工程1200吨起重设备以及我国首台核电环形起重机,是山西省“十大科技贡献杰出人物”;三姐阎少泉,亚洲最大480吨冶金起重机主任设计师,以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的身份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太重有着自己的 “功勋专家”“内部专家”“技术带头人”“青年能手”“优秀新人”——只要是技术中心的人,无论哪个年龄段、哪个领域都有对应的目标、对应的荣誉,更有实实在在的奖励:8万元至10万元的购车补助,每月500元至3000元的津贴,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奖在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上的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上,太重义无反顾走到了同行前列。
以前是有什么人干什么事,现在是要干什么事就招什么人——太重在抓好自有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特别注意产学研结合,从外界引脑借智,聘请资深外籍专家驻厂工作。
李东,美籍越南裔焊接专家,2011年从美国P&H矿山设备公司引进,现任太重矿山设备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要负责挖掘机焊接质量和管理。
“我不但要求他们这么做,我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李东说,有一次自己检查发现一件挖掘机斗杆上的焊接技术不过关,要求返工。工人按自己的经验据理力争,李东耐心讲原理、几番做试验,工人最终心服口服,认真按要求返了工。
李东在深入分析太重挖掘机产品后,为矿山设备分公司量身打造了“三步走”规划,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太重产品“迈向世界先进行列”。
未来3至5年,太重还将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引进10名国际级特聘专家,培育10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造就100名经营管理创新人才和1000名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都将享受企业里相对应的最高经济、政治待遇。
一片肥沃的“人才洼地”可以耸起一座产品和市场的“珠穆朗玛峰”。成功的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激励人机制,让技术人才的水平快速提高,并处在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一切,无疑是太重快速发展最充裕坚实的智力保障。
不破旧,不立新;无机制,难持续。理顺创新机制是加速创新驱动的不竭源泉
别的企业干不了的活,国家就会让太重来干,如果太重也干不了,就只能靠进口了。挑重担,干难活,这就是太重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正因如此,从建厂之初,太重人骨子里就形成了爱争第一的创新文化。靠着这种文化,在国际装备制造业舞台上,这家企业从跟随者到领跑者,从打下手到与对手角力竞争,从分一杯羹到跨国并购,一路走来,太重人的每一步都是在创新文化沃土中砥砺前行。今天,创新驱动已经被纳入山西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全省科技求新、机制求新已是东风浩荡、春潮在望,此时,我们该如何让太重的分量再足一些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创新驱动让太重饱尝了丰收的硕果,也让太重时时面临全新的挑战。我们从这家企业身上感到,创新驱动要想真正成为转型跨越的根本动力,还有许多难题亟待破解。
以煤机制造为例,除太重煤机、平阳重工等几家规模较大,七大煤炭集团几乎每家都有煤机公司,除了日常维修外也从事煤机制造,但小而全、档次低是这些企业的共性问题,也是山西煤机制造业的一大通病。
2013年12月,王创民在全省铁路装备制造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协调省内相关企业,促成强强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合理分工,避免同业恶性竞争,是当前我省装备制造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对此,王创民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山西省铁路行业协会,统一配置全省轨道交通装备资源;联合省内相关企业,优势互补,在全省形成从原材料到整车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把我省打造成中国乃至全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王创民的建议是针对铁路装备制造业提的,也切中了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时弊。
“山西造”整体发展速度不快、竞争优势不明显,特别是除太重、平阳重工等企业外,装备制造业拿得出手的企业乏善可陈,要担纲全省转型发展的“先锋”,显然力不从心。
省经信委有关专家分析,就整体而言,山西装备制造业一边是纵向比较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光明前景,另一边却是横向比较并不乐观的发展现状:“山西造”与国际知名生产厂相比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处于十分次要的地位,与一些装备制造业领头企业及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该专家建议,山西装备制造业要想做大做强,加速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发展仍是重中之重。要依托产业优势,产品要定位好,产业要规划好、内部资源要整合好,要与煤炭采掘业结合发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培育人才等发展中难题,必须直面、必须破解。
王创民表示,希望在下一步发展中,政府能实施更多的政策创新,使企业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如,经济下行之际,积极落实优惠能源价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的支持力度;鼓励省内新建项目、资源类项目所需装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地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
与其保护落后,不如鼓励创新。目前,世界各国和发达省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老工业基地和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之际,惟有转变思路、奋起作为、不断创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逆风飞扬固然可贵,但顺风扬帆更能破浪远航。值得欣慰的是,山西创新驱动实施方案已于日前出台,各项工作正渐次铺开。今天,不仅山西有一个中国太重,而且太重也有了一个转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