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亚太:构建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
发布时间:2014-05-08     来源: 安世亚太
本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的逐渐成熟, CAE在企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户们也越来越理性的认识到,要把CAE技术用好,仅仅有好
  
  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的逐渐成熟, CAE在企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户们也越来越理性的认识到,要把CAE技术用好,仅仅有好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人员能力、组织保证、标准建设等任何一项短板都会制约CAE发挥真正的价值。
 
  梅林涛指出,在安世亚太发展的18年里,一直都围绕一个核心——让仿真技术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价值,正是这一驱动因素使得安世亚太成为国内领先的仿真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当前,中国企业的仿真环境依然存在‘重设计轻仿真,重软件轻人才,重使用轻规范’的问题,这也促使安世亚太需要从本质上帮助国内企业构建仿真应用体系。
 
  另一方面,安世亚太服务的用户群体非常广泛,有来自航空、航天、船舶、海洋、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器电子等诸多行业的客户,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应用仿真技术时也存在差别,那么究竟如何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梅林涛介绍,安世亚太结合对国内企业仿真应用环境的理解,提出了五级的“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他介绍:“CAE技术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成功应用到了主要的工业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越来越多客户应用CAE软件,如何使仿真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不仅仅是提升CAE软件功能能实现的,还需要提升仿真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优化和改进仿真流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非常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这是安世亚太提出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的初衷。”
 
  梅林涛认为安世亚太推出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极具战略意义:“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分解仿真体系建设目标,为企业提供一个逐步提升仿真能力的途径。构建企业的仿真体系分为三个维度,主要从人才与组织、工具与平台、规范与标准等方面着手,并进一步细化成上百个指标进行量化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和企业一共努力,分析仿真过程中的无效能力和有效能力,继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加强。”
 
  梅林涛介绍,安世亚太提出的五级“企业仿真体系成熟度模型”,分为采纳级、重复级、预测级、驱动级、引领级,目前国内企业应用仿真技术的平均水平处于第二级,即达到仿真结果可重用的水平,这距离国外企业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领先的企业可以达到第四级甚至第五级。
 
  为了更好的帮助企业构建仿真成熟度体系,安世亚太制订了很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成立了面向不同行业的专家组群。梅林涛说,“以更优质的服务向客户传递价值,是这个团队的宗旨。如今,我们面向仿真业务的服务团队已经超过120人,他们大多来自大型企业、咨询公司和软件公司,都经过了许多项目的洗礼,有着专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另外,我们还有30余人的外部专家团队,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具备不同行业丰富的工程经验。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定期组织不同行业和学科的seminar、workshop,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给用户。”
   
  体验至上,CAE应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提升用户体验不仅是传统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CAE应用不可或缺的部分。”梅林涛在阐述CAE应用趋势时说,“就全新升级的ANSYS15.0来说,一个直观的感受是软件功能和软件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它们背后其实凝聚了很多应用体验的提升,譬如易用性,最新版本的ANSYS Workbench界面比之前便捷了非常多,针对多物理场耦合的技术、单场分析技术、高性能计算的部署都有相应的提升。”
 
  除此之外,安世亚太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也有相应的计划和措施。梅林涛介绍:“现在客户不仅聚焦在CAE软件求解速度更快、求解范围更广、多物理场耦合更紧密这些显性的环节,而且会更多的关注仿真业务本身。这要求我们需要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以客户的业务视角来思考CAE软件应该如何提升和革新。所以,我们的工程师会收集很多来自企业一线的需求,并将它们反馈给ANSYS的研发部门。”
 
  梅林涛认为,CAE应用会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CAE技术的发展,用户-越来越成熟,以及硬件能力的提升,CAE软件未来会变成一个工具,通过云的方式提供给企业,同时,针对CAE应用还会有衍生出很多社区,社区里的工程师们会利用碎片时间来完成有价值的工作。”
 
  在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浪潮中,CAE应用与新兴IT技术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进程中,安世亚太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梅林涛介绍:“在CAE深化应用的案例中,我们很早就对工业大数据的技术进行了探索。譬如某个装备企业,我们通过搭建HPC平台,将其产品的拓扑结构、网格参数、仿真结果等在合理的范围内都计算出来,形成一个大数据的资料库。原来仿真的结果只有仿真工程师能用,现在我们可以将仿真结果应用到维护服务环节,假如某个管道设备发生了故障,现场工人可以根据管道的压力形变、缺陷大小、使用年限等资料,在移动设备上链接到数据库进行检索,判断故障的严重性,得出是否需要更换设备的结论,以前则需要将采集的数据拿到设计院进行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对于厂区内的维护,现场工人可以直接利用WIFI连接移动设备进行检索,在厂外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完成整个工作,这些都是新兴技术与仿真应用的结合。”
 
  梅林涛补充说:“工业大数据的应用更适合系列化的产品,因为可以建立相对动态的数据仓库,继而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尽管工业大数据应用的动态性不是那么强,数据量级也没有传统行业的大数据应用那么大,但已经是新兴IT技术在工业界落地的范例。目前,安世亚太已经帮助两家企业实现了工业大数据的应用。”
   
  “研”和“发”两条腿走路,迎接CAE普及应用的春天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产品并不是从需求阶段开始,更多是参考、借鉴和模仿,这导致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产生高附加值的仿真应用还未到普及应用的阶段。”梅林涛在阐述国内企业研发现状时如是说,“在国外,‘research’和‘development’是两个独立的词汇,而我们统称为‘研发’,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从企业角度来看,研究是面向未来的,着眼于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下一代产品,而开发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盈利和占领市场。研究能驱动企业创新,而开发往往是利用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研究更能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专利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专利大国,但本质上缺少核心专利。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研究显然更具价值,当然也更需要技术沉淀、需要企业修炼内功。从体制角度来看,国家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包括建立相关的监督、考核、激励等,以帮助建立研发企业的分级制度。只有真正重视产品的创新,CAE普及应用的时代才会到来。培育国内的创新环境,梅林涛认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梅林涛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CAE技术已经告别了阳春白雪的时代,走下了神坛,但总的来说,CAE应用市场就像现在的天气一般,还只是早春时节,等到国内企业真正实现‘研’和‘发’两条腿走路,那么CAE普及应用的春天就来临了。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在安世亚太服务的很多客户中,他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将仿真应用置于很高的地位。对于安世亚太来讲,我们实施了很多计划和措施,帮助企业认知CAE的价值,帮助客户将仿真应用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安世亚太会一直伴随着客户成长,坚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向客户传递价值。”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