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我国风电等新能源发展面临新困境
发布时间:2014-12-03     来源: 电缆网
本文摘要:风电并网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风电的规划和电网的规划衔接不够;其次是风电建设周期短、建设简单,而电网建设复杂、工期长,审核也相对麻烦。风电并网消纳不畅在世界各地都会出现,但是在我国尤其严重。
 
  中国新能源行业起步很早,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在部分地区新能源项目是与地方政绩挂钩的。中国新能源项目遍地开花,行业进入井喷式增长期,一时之间,中国新能源发展看上去无限美好,前途无量。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井喷式增长的恶果开始显现,中国新能源的产能过剩、贸易摩擦、产品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再加上欧盟和美国对于中国的光伏“双反”等外部环境问题,中国新能源陷入低谷,在最近的三到五年间,行业整体陷入低迷。2014年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新能源发展又开始转好。
 
\
光伏、风电发展折射出的中国新能源困境
 
  我们拿曾经最为火爆的光伏产业来看,我国光伏发电近三年迅速进入瓶颈期,企业集体陷入亏损,加上欧美国家“双反”制裁,85%依赖出口的中国光伏行业瞬间失去大量海外市场,行业危机亟待解决,部分低端企业面临淘汰。2005年我国光伏总产能仅为0.42吉瓦,经过7年“一哄而上”式的发展,截至2012年我国光伏总产能达到35吉瓦左右,能够满足全球的总需求还有剩余。2010年以后,中国光伏行业问题明显,特别是随着不断遭遇来自美国以及欧盟的“双反”诉讼,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受阻,2012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28.94亿美元,同比下滑约三成;在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前十企业全部出现亏损,无一幸免,在这十家企业中,中国就占据了8个席位,亏损比例达到100%;另外,2011年,中国11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中,有9家陷入亏损,亏损比例达到82%。总体而言,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陷入全面亏损。
 
  欧盟“双反”使得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大打击,虽然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不惜与欧盟贸易战也要保护中国光伏产业,效果虽然明显,但是仍然关闭了大量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大门,中国光伏行业2013年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国家开始逐渐出台各类补贴政策,扶持光伏行业走出低迷。2013年下半年国内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吉瓦左右,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产能无路可销,中国光伏行业进入整合期已经不可逆转。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