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新能源配额制渐逼近 地方能投积极闯关
发布时间:2014-11-07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作者:李超
本文摘要:一场远在大洋彼岸的中期选举,在吸引全球政治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能源投资者的狂欢。人们笃定,掌控参众两院的共和党更有利于能源的投资和资本扩张,石油和天然气是最大的利好板块。
 
  利益博弈
 
  “当然,尽管一切都是为了新能源,但各个地区及能投集团又有不同,其背后是地方经济、国家战略和企业利益之间的不同考量,”有观察人士指出,“近半年以来地方能投集团频频异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策预期较好,争抢政策红利的动机较为明显”,刚性因素则是“能源领域渐行渐近的配额制”。
 
  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由国家能源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日前已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讨论并原则通过,这项能源方案目前正在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再次修订后将上报国务院审定。
 
  所谓新能源配额制,是指各省(区、市)均须达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指标,在电源中强制规定必须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如果达不到既定目标,基层政府和电网企业都将被问责。
 
  根据《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规定,“配额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该制度有望将新能源用电量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显然,下半年来,部分省份具有国资背景的能投集团大手笔加码新能源就是个最好例证,“政绩考核追求确定性,而只有地方平台才能提供最大的确定性”。
 
  数据反映了政策倒逼的效果。就新能源板块的细分行业来看,前三季度,光伏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2.54%,毛利率19.06%,同比增长2.45%,而就在第一季度时,市场还普遍对光伏业的前景感到悲观。
 
  但显然,这并不是地方政府加快新能源投建的全部原因,央企、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围绕新能源的利益博弈才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从过去几年的存量来看,新能源领域前十大投资平台中无一家地方平台,”根据东方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就细分市场如水电,地方平台普遍占到份额的20%以上,“依托西南丰富的水资源,云能投、甘电投、川投等在水电方面具备与央企博弈的资本”。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于,目前,新能源项目仍然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尽管远期收益较为可观,但前期的大额度投入对任何一个集团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盈利方面又难以保证。
 
  据了解,目前新能源投资最大的奶酪仍然是国家补贴,赚国家的补贴仍然是很多新能源类型的企业开展业务的主要动力。
 
  按照有关规划,到2015年,风电将产生电量2000亿千瓦时,约需补贴400亿元;光伏发电当年产生电量500亿千瓦时,需补贴250亿元;生物质能发电量700亿千瓦时,需补贴280亿元;电网接入还需补贴100亿元。预计2015年补贴资金超过1000亿元。
 
  尽管“赚政府的补贴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但这种靠补贴过日子的模式能延续多久还需打一个问号,亦有机构预测,“单2015年一年,新能源补贴的综合资金缺口将达到500亿元,迫于压力,新能源行业在蛋糕的划分上或将出现重大变革”。
 
  对于“读秒”冲关的地方能投集团来说,年末冲关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重新修订其常规业务模式以适应明年到来的配额制,还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新闻原标题:新能源配额制逼近地方能投集团“读秒”冲关)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