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90个CCER备案风电和光伏受买家青睐
发布时间:2014-10-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雪玉
本文摘要:截至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四次CCER项目备案审核会议共通过90个备案项目,其中的14个项目已经进入减排量备案的审核程序,减排量共计894万吨。首批项目减排量签发在即,这意味着中国CCER项目及减排量备案流程将全部走通。
 
  北京和湖北试点入市门槛最高
 
  风电、光伏项目受买家青睐
 
  就项目类型方面,国家发改委备案的90个项目,仍以风电和水电项目为主,其中风电项目最多,共30个,占备案项目的三分之一,水电项目共22个,近备案项目的四分之一。
 
  但项目类别逐步呈现多样化,农用沼气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增多,项目数量分别为12个和10个。其他项目类别包括生物质发电项目、瓦斯发电项目、天然气发电项目、油改气发电项目、炭黑尾气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LNG冷能空分项目、碳汇造林项目等。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5家公司中有3家均表示,风电和光伏项目比较受欢迎,风电项目开发相对简单,且体量较大,光伏项目体量虽不大,但额外性较好,价格也略高。
 
  今年,北京和重庆试点将水电项目排除在外,使得CCER采购商对水电类项目更加谨慎。有2家公司表示,此类项目接受度不高,在议价过程中,可能会压低价格。
 
  然而,也不乏一些CCER采购商放眼未来全国统一碳市,对项目类型并无特别偏好,更看重CCER的质量和体量,孔晴熙认为,投入二级市场中的量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对于林业碳汇、农用沼气类项目,虽然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开发难度较大、体量微小,投入二级市场后,对控排企业履约的实际影响并不大。
 
  李佳耘分析,此类项目的价格主要看买家对价值的认可度,现阶段的控排企业还是以履约为目标,更看重CCER的实用性。
 
  就项目类型而言,首批接受减排量备案审核的14个项目均为第三类项目(即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为CDM项目且在联合国CDMEB注册前产生减排量的项目)。王垚认为此类项目为一次性签发,属于现货,且时间期限短,风险相对小些。在CCER交易过程中,与计入周期比较长,分次签发的项目相比,在价格、交易方式以及谈判策略上可能会有不同。
 
  碳排放权交易中的控排企业作为终端买家,对碳资产管理的认识以及在CCER市场中的表现对CCER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一些控排企业已经开始关注CCER,个别有远见的控排企业开始考虑提前进入CCER市场。
 
  孔晴熙介绍,“目前已有控排企业签订CCER购买合同。”她认为,市场的培育很重要,配额在目前来看还是地方粮票,但CCER从长远来看是全国粮票。在价低的时候买入,可以降低未来的履约成本。
 
  中间商买家为主,价格不透明
 
  中国CCER市场还处于以中间商买家为主,价格不透明的阶段。
 
  CCER市场是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市场,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CEO孔晴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以履约为目的的控排企业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终端买家,往往无心也无力与CCER业主共担开发成本和相关的政策风险,因此对CCER还只是看重未来成熟市场中的现货交易。
 
  与控排企业的耐心等待截然不同的是中间商的主动采购。一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中间商往往选择在项目开发前期圈定项目,以保证CCER市场开启之时,有现货可交易,抢占市场先机。若待市场成熟时再进入,那么将会错失交易2-3年。
 
  “中间商对国家统一碳市前景的良好预期与CCER项目业主低风险入市的需求是完全契合的。”龙源碳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然而,需求的契合只是CCER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价格作为项目业主与中间商博弈的焦点,并非透明。
 
  目前,市场中只有两笔交易价格是公开的:一是龙源碳资产公司在北京市场以16元/吨的价格,卖出一万吨给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二是中广核风电公司在广东市场以20元/吨的价格,卖出一万吨给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这两笔签约均发生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的开市之初,其价格对整个碳市并不具有指导作用。一位CCER项目业主透露,由于目前主要为场外交易,因此价格有高有低,不同项目类型也会略有差异,但整体CCER价格还达不到这一水平。 
 
    (新闻原标题:发改委通过90个CCER备案 风电、光伏项目受买家青睐)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