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欧盟需稳定新能源政策引导投资
发布时间:2014-03-21 11:29:29     来源: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本文摘要:    尽管欧盟依然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但能持续多久依然未知。2012年,70%新增风力发电和40%新增太阳能光伏电板在欧洲之外装机。
  
  尽管欧盟依然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但能持续多久依然未知。2012年,70%新增风力发电和40%新增太阳能光伏电板在欧洲之外装机。在众多低碳技术应用领域,欧洲凭借专利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冲击其地位的风险也在迅速扩大,因为全球138个国家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此外,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南非、加拿大、巴西等在内的66个国家,开始模仿欧洲广泛实施长期保护性电价政策。
 
  可追溯性削减补贴不利于投资者
 
  为了收回大规模的公共预算开支,政府采取了可追溯性削减补贴政策,对投资者产生了冲击。
 
  应用可再生能源无疑是欧洲成功故事中的一部分内容。欧盟委员会在其最近发布的《能源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过去10年,欧洲申请了40%的可再生能源专利,远高于美国。
 
  2000年以来,欧盟风力发电处于净发电量增长的首位。欧洲风能联盟(EWEA)发布的《2013年度统计报告》显示,欧盟风力发电达到1050亿瓦特,比天然气发电量还多。
 
  去年12月份,欧洲电联指出,2012年欧盟化石燃料发电量占比首次不足总发电量的一半。目前,欧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工作的员工数量达到120万。
 
  可再生能源有助于促进欧洲能源独立、创造就业机会及巩固欧洲在创新和技术上的领导地位,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最近,欧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已上涨到每年350亿欧元至450亿欧元。为了收回此前大规模的公共预算开支,政府采取了可追溯性削减补贴政策,这个政策对投资者产生了冲击。
 
  随着太阳能光伏能源逐渐引领市场,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受害者:5年间成本下降约2/3,然而补贴计划却未能及时修订,导致投资者获得大量过度补贴。西班牙等国率先实施可追溯性削减补贴,已经动摇了整个行业的信心。
 
  按照当前的资源配置水平,虽然由于补贴引发了零售价格下降(欧盟委员会在其最近发布的能源价格政策中指出,2008年至2012年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下降了35%~45%),但下降后的价格仍超过可再生能源企业所期望的与传统电力生产企业进行竞争的额度,可再生能源不菲的价格依然由消费者负担。为了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德国为代表一些国家,免除了工业用能大户缴纳绿色税收义务,使其国内家庭付出的电力成本加大。
 
  低碳专利技术占优势
 
  在众多低碳技术应用领域,欧洲凭借专利占据有利地位。
 
  可再生能源为欧盟维持竞争力提供了新的空间。欧盟委员会在其颁布的一项重要文件《能源经济发展报告》中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为工业设备和贸易流动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2年,在风力发电组件的进出口贸易领域,欧盟呈“强比较优势”,贸易顺差为24.5亿欧元。自2000年起,欧盟在引领风能产业发展的同时,掌握了一大批全球领先的风能专利。
 
  欧盟委员会指出,实际上欧盟拥有一个强大的专利池,其技术出口势头强劲,这充分表明欧盟重视创新以及通过研发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欧盟气候专员ConnieHedegaard指出,欧盟将把2014年~2020年700亿欧元研发预算中的35%投入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以达到欧盟所设立的气候和能源目标。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一份2020年后新的能源研发战略。
 
  欧盟在风能利用方面很成功,但是对太阳能的利用却并非如此。2012年,欧盟太阳能组件的贸易逆差为90亿欧元;2011年逆差曾高达210亿欧元。欧盟最大的太阳能制造企业SolarWorld副总裁MilanNitzschke指出,这主要源自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目前中国的产能是全球太阳能电板需求的两倍。
 
  今年2月初,Nitzschke在布鲁塞尔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产量的增长也是光伏电板价格迅速下降的一个诱因。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中国光伏产品涌入欧洲市场,欧盟针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但是,Nitzschke也指出“我们所失去的更多”。
 
  一个总部位于英国的独立研究机构——气候策略组织,在今年2月初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警告,欧盟新能源技术领导者的地位面临挑战。剑桥大学气候和能源政策中心主席、气候策略组织董事会成员MichaelGrubb指出:“欧盟不可能基于廉价的资源参与全球竞争。”
 
  正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必须基于创新和效率参与全球竞争。在众多低碳技术应用领域,欧洲凭借专利占据有利地位,但是冲击其地位的风险也在迅速扩大,因为全球138个国家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
 
  此外,包括澳大利亚、韩国、南非、加拿大、巴西等在内的66个国家,开始模仿欧洲广泛实施长期保护性电价政策。
 
  过去10年,中国的新能源供给量增加了一倍;美国以煤炭而非可再生能源为代价,换取了页岩气革命的胜利,使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2000年至2010年,全球联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45%,其中中国增长最多。
 
  同样的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发展可再生能源并非纯粹为了减轻经济负担。2010年,欧盟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为300亿欧元左右,相当于节省的化石燃料进口费用。2012年,欧盟在能源进口方面的花费不少于412亿欧元,这些费用比整个波兰的GDP还要高,费用大部分流入了其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供应商——俄罗斯。欧盟希望通过发展可替代的新能源产业,推进欧洲经济增长及扩大就业。
 
  与此同时,没有人(包括可再生能源产业热情的支持者)提倡过度补偿。人们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并非是需要保护的新生事物。当然,今天多数决策者依然会制定适合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计划。
 
  补贴计划加剧新技术竞争
 
  欧盟认为,在控制预算的同时,应通过竞争性投标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欧盟委员会在起草《新能源和环境保护国家援助指南草案》第三稿和最终稿时,引入了一个强有力的、更具竞争力的补贴计划,并已征求公众意见,最终的指南将在7月颁布。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列举出允许成员国向可再生能源厂商提供资助的形式。
 
  然而,对于欧盟委员会的做法,可再生能源产业界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实施更具竞争力的补贴计划有风险,偏离了国家援助的重心。补贴支撑新兴技术来降低成本,并把其放入开放的电力市场中进行充分竞争,最终,可能会加剧新兴技术间相互的竞争。
 
  海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是两个可能失去政策保护的行业。欧盟委员会对于成熟技术的定义是,运用该技术生产的电力至少占欧盟电力的1%~3%。成熟技术将引入基金竞争性投标。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已经达到3%的标准,但是在区域分布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太阳能行业指出,太阳能光伏发电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未来应优先降低技术成本。
 
  预计到2020年,海上风能发电占能源构成的3%,但是其成本仍高于陆地风能发电。这意味着,陆地风能发电项目总会在招标中胜出。针对这一问题,欧盟委员会曾引入一个条款,要求成员国必须明确从竞标中受益的新能源技术数量。但是,业内人士指出,经验表明,只有列出具体的技术方案,才既省钱、又高效。荷兰曾经制定了一个可再生能源支持方案,设立了海洋风能支持项目,很多人认为这给欧盟委员会带来了灵感。
 
  欧洲电联接受了欧盟委员会这一新的、更具竞争力的方法。欧洲电联呼吁,2020年后结束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今年2月3日,欧洲电联通过了一个新的宣言,呼吁在欧盟范围内采用更多的方式,“以成本效率、竞争力为依据重新调整能源政策”,希望通过创新和研发支持不成熟的技术,并使欧洲排放交易计划成为低碳发电投资的关键驱动因素。
 
  欧盟可再生能源主管部门认为,在控制预算的同时,应通过竞争性投标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引领者,他们已从2000年年初仅百分之几的新能源份额发展到目前的21%的水平。德国通过引入有上限的动态市场补贴,加快市场增长,并降低补贴上限。
 
  亟须制定新的能源框架
 
  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加剧,欧盟须制定出一个符合成本效益的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
 
  所有这些补贴和支持计划造成欧盟能源市场的扭曲,这应是今年欧盟计划“解决”的问题。虽然一些计划已经取得进展,但是欧盟各成员国首先要做的是完成国内市场自由化以及与其他国家进行市场融合,这样,可再生能源才能在一体化的、联系紧密的欧洲市场获取巨大收益。
 
  恢复欧洲能源计划(EEPR),是一个投入4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资金发展战略能源项目。该计划指出,跨境合作、冗长的许可程序和很难获得长期资助等问题,是造成海洋风能利用和相关电网建设项目在挣扎中发展的原因。
 
  但是,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比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预知性。
 
  欧洲电联指出:“拥有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厂商应当与其他电力生产商一样承担同样的责任、关注平衡相关义务以及负担电网连接成本。”
 
  是否向可再生能源投资最终仍取决于决策者。目前,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提出新的2030年国家可再生能源目标,尽管欧盟在2020年有望超额完成其制定的20%的目标(很有可能达到21%)。
 
  欧盟的2020新能源计划,为当前欧洲120万名新能源从业者创造了就业机会。在未来几年,还将产生30万~4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欧盟委员会没有明确制定2030年新能源发展目标,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新能源产业的风险很高。从长远来看,虽然资本市场和养老基金不得投资该产业,但是欧盟却需要一个稳定的政策框架去引导相关投资。气候策略组织警告说,虽然一些欧洲国家是全球低碳技术发展的引领者,但是2012年仍有40%的太阳能和70%的风能设备在欧洲之外装机。
 
  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加剧,欧盟需推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巩固欧盟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亟须制定出一个符合成本效益的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毛涛)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