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风场 > 正文
风电盼南下
发布时间:2014-07-14 10:05:16     来源: 经济观察报
本文摘要:   风电的跑马圈地还在进行中,但尴尬的通道栓塞,仍然萦绕不去。  即便是盛夏7月,内蒙古通辽的北风仍然呼啸而来。华能奴古斯台风电
  
   风电的跑马圈地还在进行中,但尴尬的通道栓塞,仍然萦绕不去。
 
  即便是盛夏7月,内蒙古通辽的北风仍然呼啸而来。华能奴古斯台风电场风机叶片迎风转动,场面壮观,可相当多的风机,仍处于停机状态。
 
  内蒙古4200公里的边境线,迎接着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劲风,这让内蒙古成为全国风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十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总量是8.9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的量1.5亿千瓦,占中国技术可开发利用的量是50%,居全国之首。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巨大的风机和塔筒,遍及各个盟市,已经成为草原的又一景观。而内蒙古的风电装机和发电量,也早已成为全国第一。但风电并网和利用的窘迫,仍难以解决。
 
  风电的尴尬
 
  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通辽市,风电场的装机规模达到了397.83万千瓦,占到了地区总装机容量的一半。目前包括华能、国华、大唐、华电等电力巨头在内的11家企业在此建了31个风电场。
 
  而这些风电场,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限电弃风。根据2013年的数据,通辽地区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最少的只有1800小时,最多的也只能达到2300小时,长期在盈亏平衡点上运行。而大量弃风的最主要原因,是通辽地区的用电负荷太小,通辽地区最大负荷185万千瓦。过去数年,仅靠辽宁和吉林省的通辽市,虽然也积极引入项目来消纳电量,但存量的火电机组以及迅猛增长的风电装机,让引入项目相形见绌。
 
  例如,通辽地区属于铝产业基地,具备大工业用电条件,国网通辽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大工业直购电尝试,经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对适用大工业用电条件的企业,给予大工业直购电电价,这样每千瓦时可以便宜1毛钱左右,促进电力的消纳。另一方面,则是试点风电供热来解决电能的消纳,这必须由通辽市政府牵头,鼓励集中供热的厂商使用电锅炉的方式供热,实现风电替换火电。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状。华能奴古斯台风电场的负责人张国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因为需求侧的薄弱,风电往往是替补的角色。一般来说,风场的盈亏平衡点基本上就在1700、1800小时(平均利用小时数)左右。现在通辽地区的风场大部分都是保本、稍微盈利的状态。
 
  而通辽供电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对于通辽地区的风电,送出通道有5条,主要送往辽宁电网和吉林电网,送出容量220万千瓦。受稳定计算的要求以及网架结构的影响,只允许送出这么多,加上通辽地区就地消纳的185万千瓦,共400万千瓦,而通辽地区风电和火电的总装机,是这个容量的两倍。这样,风电场和电厂全年的运行时间,就只能运行一半。不管怎么样测算,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通辽风电的现状,是整个内蒙古地区的代表。风电最为尴尬的时节是冬季。这时候风力最为强劲,是发电的黄金季节。但往往风越大,限电也最严重。因为火电同时要满足城市冬季供暖,在火电和风电同时争夺上网机会的时候,当然是牺牲风电,以保火电上网。在限电高峰时,有些地方甚至是拿“维稳”的大帽子来压。
 
  内蒙古这个风电大区矛盾交织。一方面是强风袭来,发电迎来最好时机;一方面则是大量风机闲置“晒太阳,晾强风”。内蒙古电力系统的一位人士说,这与发展风电的初衷恰好相悖。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