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013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即将突破60%。这一残酷的数字为中国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加快摆脱对石油与煤炭等传统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或将难以维系。
冀望内需的光伏
对过去十年间风光无限的中国光伏而言,2012年却是一个只有冬天的年份,肃杀凌冽。
2012年9月初,欧盟无视德国等国的调停坚持对中国光伏启动“双反”。为反击欧盟,商务部在去年11月初也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以贸易战的方式进行回击。
不过,此举并不能帮助光伏组件撬开欧盟市场已经关闭的闸门。原本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内光伏企业,遭受此次重击后愈发溃不成军。
据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预计,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将下降40%以上。目前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的企业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进行不同程度裁员。
但值得欣慰的是,2012年光伏贸易战已成为倒逼中央及地方政府对2013年光伏产业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推手。
2012年11月,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与36家银行紧急磋商挽救光伏企业,并对“保大弃小”达成一致意见,显示出地方政府以及商业银行对“过度扶持”的政策已开始反思。
一旦2013年上半年欧盟对中国“双反”裁决这只“靴子”最终落地,行业还将进入新一轮下跌周期。因此,2013年国内光伏产品终端市场的开发显得愈发重要。
针对内需市场,近期政府陆续出台了如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免费上网、国家电网取消光伏发电上网收费、支持太阳能光电建筑、推动光伏下乡等措施,尽可能地扩大国内终端市场的需求。
修改多次才出台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重点在中东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此外,2012年江苏、山西等省都制定了相关光伏产业的规划,将推广常规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使得2013年上半年内需市场值得期待。
2013年,政府的力挺能否令中国光伏产业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最坏的时代,但也可能是最好的时代那些苦苦撑过严寒的光伏企业,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前途未卜的风电
“弃风”问题一直难解的风电行业,堪称2012年中国光伏的“难兄难弟”。
目前,中国早已成为全球风电装机排名第一的国家。截至2012年年底,预计全国装机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但2011年我国风电企业因“弃风”限电造成的损失高达50亿元以上,全国“弃风”量超过100亿千瓦时,高达12%的风电被浪费。
“弃风”现象的产生与风电生产过剩、电网垄断以及并网技术原因有关。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指出,中国在风电问题上缺少能够系统协调各种政策的机制也是导致“弃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还表示,目前火电仍然按照计划体制下达电量、不足的电量才由风电给予补偿的政策,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风电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必须面对融资日益困难的局面。
在千头万绪中,首先解决“弃风”成为挽救风电的关键。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曾表示,2013年国家能源局将完善法规体系及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促进风电的全额保障性收购。
同时,今后我国将加强电力系统建设,扩大配置风能资源的范围,推动风电在更大的电力市场中消纳,还将通过创新风电利用方式来适应风电间歇性的特点,以促进风电就地消纳。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释放出“救市”信号:《中国“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风电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2020年达到2亿千瓦如果按照今年6000万千瓦计算,未来8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将增加两倍以上。
去年12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中也指出,同意将前期工作充分、电网接入条件落实的项目列入“十二五”第二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共计1492万千瓦。
但若就此判定中国风电在2013年将走出低谷,仍然为时过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指出,风电行业面临的困境远超预期,全行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尚需时日。
2013年将是中国风电重要的分水岭,往前大步跨越抑或重蹈光伏的覆辙均在此一役。
在全球经济仍未回升之时,风电设备的需求量仍在大幅萎缩。行业大环境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依靠某个部门出台某项措施便能力挽狂澜。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并突破技术瓶颈,才是2013年中国风电发展的王道。
谨慎前行的核电与页岩气
核电与页岩气,这看似并无关联的两者,在2012年都在为其各自长远的发展开篇布局。
原本发展态势向好的中国核电,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停滞18个月后,已正式重启。2012年10月24日,《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标志着中国核电政策出现新变化。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核电建设正式启动后,我国核电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大力推动。”
几乎与此同时,2012年的中国核电迎来又一重磅消息:10月底,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通过科技部验收,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重大突破。
相比目前普遍使用的热堆,快堆不仅能充分利用铀资源,且能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代表着未来核电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提出,到201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装机容量的3倍。去年12月,国家核安全局已批准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浇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核岛基础的第一罐混凝土。
谨慎、有限度重启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的2012年,必将对2013年乃至未来中国的核电建设起到深远影响。
尽管出于安全考量,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十二五”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但未来内陆核电站何时重启仍然是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指出,内陆核电站是可建的,关键是要确认是不是对当地环境无害,并且要对地质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论证。
同样是在2012年,北美掀起的页岩气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中国,众多资本纷纷涌入。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对外宣布,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首个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国家级示范,11月,财政部宣布2012~2015年开采企业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紧接着的12月,国土资源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公布,共有17家国企与2家民企中标。
但在这场热闹页岩气“盛宴”背后,各方对页岩气究竟该如何发展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结论。2013年,中国页岩气究竟该如何发展?
作为学术界代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指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技术,今后需要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开发适合我国特点的工程技术和体制、机制。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教授级高工赵文智则表示,特定的地质条件与地表环境,决定了今后我国页岩气规模开发利用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准备期。
此外,在科技界呼声很高的页岩气科技重大专项,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论证,有望在2013年出台。
页岩气究竟能否在中国掀起一场新的能源革命?也许已经到来的2013年能透露给人们更加确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