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打造风电装备制造业之都
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 艾莱风能网
本文摘要: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2012年全球风电发展年报中指出:2012年中国风力发电量为1004亿千瓦时,占去年全国总发电量的2%,比2011年增长1.5%。...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2012年全球风电发展年报中指出:2012年中国风力发电量为1004亿千瓦时,占去年全国总发电量的2%,比2011年增长1.5%。在过去的三年间,中国市场装机容量几乎增加了两倍,从2009年的25.8吉瓦到2012年底的75.3吉瓦,使中国继续保持在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方面的领先地位。
  
    除了内蒙古、“三北”、沿海等重点风能基地外,我国“十二五”计划也鼓励实行风电分布式发展,因此,像是宁夏、云南、贵州、江苏等风能产业相对薄弱的地区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开发。
 
    发展风电的优势
  
    地理条件优越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黄河中上游流域,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宁夏境内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2253万千瓦,其中适宜风电开发的风力资源约1214万千瓦。宁夏风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风度最大,各地区平均风速为2.0米/秒—7.0米/秒,境内的贺兰山、六盘山地区是全区年平均风速的最大中心,分别为7.0米/秒、5.8米/秒,而且宁夏全区各地气温平均不超过37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机组全年作业,具备大规模开发风电的资源条件。另外,宁夏地区阴雨天气少,这也为宁夏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提供良好地理条件。
  
    政策有力推动
  
    近几年,宁夏政府一直致力在发展风电上加大力度,将风电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宁夏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跨越发展。2008年以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科技支撑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多部文件相继出台,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做好风电资源评价,科学规划风电场布局和规模,加快贺兰山东麓、宁东、盐池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加快风机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实现风电开发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
  
    电网缓解消纳压力 
  
    宁夏电网建有贯穿全区的330千伏、220千伏主网架,110千伏、35千伏及10千伏配电网覆盖全区各个地方。此外,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变电站、正负800千伏直流换流站的规划选址在2012年初步形成,并对线路走廊进行了规划。2013年,宁夏电力公司为缓解电网安全与新能源消纳压力,最大限度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在调度EMS系统上开发新能源功率闭环控制功能,提高了杨家窑第一、二风电场发电出力40兆瓦。与此同时还相继完成了罗山地区稳控系统一期、月亮山风电场稳控系统、杨家窑风电场稳控系统建设,提升新能源送出电力近400兆瓦,建立了包含新能源的调度计划决策系统,将新能源功率预测结果优先纳入全网电力电量平衡。
  
    交通四通八达
  
    近些年来,得益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西部地区建设投资力度的优势,宁夏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重大进展,全区各风机装备制造企业基本都集中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三纵九横”公路线和“X”型公路主骨架的强大交通运输网极大地方便了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零部件的直接转运和风机制造厂与风电场之间的运送,降低了宁夏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物流成本。
 
    风电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
  
    正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宁夏风电装备制造业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跨越式发展,依托风电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式及当地丰富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2003年6月,由宁夏天净贺兰山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贺兰山风电场正式开工;2004年12月24日,贺兰山风电场一期工程12台机组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网发电,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见效的预期目标。贺兰山风电场规划占地54平方公里,规划容量50万千瓦,它的建成实现了宁夏风力发电“零”的突破;2006年8月,宁夏发电集团与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签订了第一份合作意向书,由此拉开双方合作生产风力发电机组的序幕;2007年5月,宁夏发电集团与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正式签订了1兆瓦风机技术供给合同;2008—2009年,宁夏完成了工厂建设与生产系统准备,生产了5台样机挂机及1兆瓦风机100台。
   
    2010年,宁夏风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主要进行兆瓦级风电设备系列产品优化,风电设备核心部件研发,风电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及风电设备安装、调试、并网、运行维护技术,风电场规划,风电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新能源风力发电产业等相关研究作业。到2012年初,技术研究中心已建成年产300台1兆瓦风机的轮毂组装检测线和机舱组装检测线各1条,完成5个风场,并网222台风机,其中并网运行时间最早的风机已运行两年之久。
  
    2011年,国电集团宁夏麻黄山第二风电场33台新建风电机组正式并网,宁夏电网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达到102.41万千瓦,占全网统调发电总装机容量5.81%,风电取代水电成为宁夏电网第二大电力能源。3月,宁夏华创风能有限公司年产800台兆瓦级风机制造项目在中卫市海原县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年产风电主机800台,其中一期投资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集技术、生产、服务、检测为一体,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机系列产品,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税金1.5亿元。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是我国风电制作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此次800台兆瓦级风机制造项目集技术、生产、服务、检测为一体,有效整合资金、技术和海原县的风力资源政策优势,将为宁夏风电项目的发展注入了更大动力,为推进宁夏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到2011年末,宁夏全区已经拥有风电机制造主机企业6家,配套企业30多家。主机企业能够生产1.0兆瓦、1.5兆瓦、2.5兆瓦三个规格的风机,形成年总装能力4000多兆瓦的规模。同时,宁夏风电装备还能够本地化配套生产风电机、齿轮箱、塔筒、叶片、轴承、轮毂等关键性零部件,像是已建本土企业银川威力减速机有限公司的减速器、中能(银川)风电的叶片及西北轴承的风电轴承等都能实现自主批量生产,风机逐渐成为宁夏全区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一个新兴产业。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宁夏先后与德国恩德、日本三菱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具备了100 万千瓦/年的风机生产能力,相关风机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达到了8 家,年销售收入已超过20 亿元,齿轮箱等风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到2020 年,风电设备生产能力将达到300 万千瓦/年。
 
    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虽然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宁夏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但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须改进提升。宁夏机械工业协会执行理事长李生贵认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强筋壮骨”,首先要在研发环节取得突破。他指出,目前宁夏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仍依赖引进和进口,造成主导产品价格较高,生产规模受限,市场竞争力不强。下一步要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产学研领域加强研发和产业化合作,提高自主系统集成设计、装配、服务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
  
    此外,形成的实际产能规模小,工艺技术不够先进,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在建产能不能及早达产,成本高等也是制约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上规模、上水平的又一因素。李生贵认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项目达产,提高协作配套能力,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持续进行技术改造提升,降低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风电在建规模仍超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十二五”中后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规模空间仍可达年均近15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行业有可能迎来阶段性复苏机遇,对于宁夏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来说既是契机又是挑战。
  
    对于宁夏未来的发展前景,自治区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陈志清介绍,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薄弱环节限制了新能源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下一步,自治区将通过引进和扶植本地企业,加快发展电场工程设计、安装、维护服务、管理控制系统,发展专业的切片厂、电池片生产厂,变流器、逆变器生产企业,以及风电偏航、刹车、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生产企业等,提升工艺水平,壮大规模实力,使新能源装备制造配套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