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第五批风电规划出台:低弃风区的风电扩容
本文摘要: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表明,一大批新的风电项目即将上马。该计划显示,新核准的风电项目达3400万千瓦,将创下25%的增速,增速为历批次最高。前四批核准项目每次均未超过2800万千瓦,3400万千瓦。
低弃风区的新增项目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风电弃风率高达18%。能源局对此的分析是:一方面由于来风好于去年同期,客观上增加了并网运行和消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全国电力需求放缓、风电本地消纳不足以及部分地区配套电网建设与风电建设不协调等原因所致。
实际上,18%弃风率比2012年17.12%的弃风率还要高0.8个百分点。因此,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既然弃风率已经如此之高,为什么风电项目还要扩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力行业分析师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已经出台了政策,弃风率达20%的地方不再安排新项目,而现在弃风限电主要是西北和东北,但这次新批的项目主要在中南部这些没有弃风且需求也大的地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比梳理了第五批计划和第四批计划中各省市的新核准项目的规模(如图)分布发现,第五批计划增量主要源于云南、山东、江苏、湖北等中部、东部和南部省(区市),尤其是云南和江苏,实现了从零到200万千瓦以上,一跃成为排名第二、第四的省(区市);而第四批中占重要分量的新疆(含兵团)、宁夏、辽宁、河北等“三北”省(区市)却在第五批中不见踪影。
换言之,虽然“十二五”规划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比往年大大增加,但是增量主要在弃风率低的区域—中部、东部和南部,而对于弃风率高的“三北”地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名额。
一直以来,“三北”地区就是弃风率最高的地区。一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弃风率达到33%;西北和华北地区分别为20%和27.89%;全国弃风率最高的省份为吉林和辽宁,分别达到58%和35%。以上区域和省份的弃风率均高于20%。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五批中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
“所以这次的核准,不是单纯地增加量,是由全盘考量的。”前述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高弃风率的解决之道
虽然新上马项目大多位于低弃风率的地区,但是“三北”地区风电并网困难和弃风限电问题亦亟待解决。“现在问题主要出在缺乏显性的竞争机制,调度不独立,调度原则标准不符合整体效率最大化的价值标准,风电事实上在为火电让路。这是存在巨大的整体效率损失。”张树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据他介绍,对于风电企业和火电企业而言,风电的出售价格实际高于后者,但是对于电网公司来说,购买风电是按照火电标杆电价去购买的,因差额部分由可再生能源附加账户支付。因此,风电给火电让路并非因为价格差异。
张树伟撰文指出,让风电还是火电上网并不是由独立的调度机构决定,而是由省级政府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省级政府之所以让风电给火电让路,是出于不同的考虑。事实上,以往在三北地区,常以取暖火电更稳定“保民生”为由,限制风电发电。
张树伟认为,即便是为了保障民生,必须公开调度负荷数据,并且证明在必须运行的情况下,风电的技术潜力已经没有了才让火电优先于风电。
对于风电并网困难和弃风严重的根源在于行政干预调度这一观点,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表示认同。“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在解决了,国家出于环保的考虑,促进新能源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会使得弃风状况有所好转”。他说。
他介绍,风电的宏观规划和政策会促使弃风限电改善。具体而言,有四项政策措施支撑:弃风限电比例超20%的地区不安排新项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即将实施等;等到2017年特高压建成之后,北电南送可以变成现实,北方巨大的风电资源可以运到南方来消纳;风力资源大省也有多样的就近消化、风电供热等尝试。
“不仅如此,电改也将帮助新能源行业,如果新能源的补贴降低了,比如风电2020年的上网价格将与火电一样,风电就能更好地与火电在市场上竞争,促使
风电消纳。”前述行业分析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