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济州岛风电的最终目标是2.35GW
本文摘要:在韩国最新兴起的绿色经济示范地济州岛,一个“零碳岛”驱动经济增长的宏伟计划正在施行。对正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来说,韩国对环境与经济的平衡术值得借鉴。
两成电力消费来自新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进行了反思,决定加大韩国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由于担心开放政策影响经济,韩国政府选择了经济总量规模很小且远离本土的济州岛,作为改革的试点地区。
2006年7月1日,韩国济州道正式升格为济州特别自治道。特别自治道成立后,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包括进行外汇金融的开放实验,尤其是在法律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颁布了一些“特别法”,其中亦包括绿色环保方面的法律。
根据济州特别自治道能源工业部的介绍,海上风电的发展与“零碳岛”计划一样,也是分阶段进行的。到2019年为第一阶段,实现替代50%化石能源的目标,其中包括2011年到2016年由韩国电力公社与韩国南部开发株式会社共同担当的300MW风电场建设与试验,以及2014年到2019年700MW海上风电场建设,实现风电本地化,并为向济州岛外的地区输送多余电力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到2030年,有针对性地发展储能技术,实现“零碳”目标,使其成为未来发展的引擎。
“济州岛的人口63万,一年平均消耗电力是500MW,超过两成的消费量已经来自于新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金镐民对记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办公室都是太阳能发电,济州国际大学一半的电也来源于太阳能。
太阳能也是济州岛又一大可利用的再生能源,韩国还陆续制定专项计划,如“10万户太阳能屋顶计划”——目前济州岛太阳能试验区内有大概1.2万个用户屋顶已经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同时正在使用太阳能发电,目前太阳能发电量在50MW左右。
此外,为了将污染降到最低,2013年开始,政府开始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引进电动车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的汽车,并在岛上建了70个充电站。目前济州岛上有37万辆化石能源汽车,政府计划到2030年之前,将所有在济洲岛上行驶的汽车,全部更替为电动车。“对于购买电动汽车的岛民,韩国政府将给予补贴。”金镐民表示。
新能源补贴最高80%
2014年初,亚洲风能协会成立,协会总部就设在了韩国济州岛。金镐民告诉记者,亚洲风能协会是一个平台,汇聚了中国、蒙古、斯里兰卡、日本、韩国等亚洲各国风电领域相关人员。
济州岛的新能源发展路径和整个韩国的新能源政策是一致的。韩国是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进口依赖度极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就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计划和相关法案。
此外,1997年开始,韩国政府陆续制定以十年为单位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本计划”。第一期(1997~2006年)计划的重点是跟随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行本国的基础研究;到2003年,韩国提前制定了为期10年(2003~2012年)的第二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本计划,该期基本计划的目标是提升能源自给率,构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业的基础设施;此后,根据国际油价形势,韩国又开始拟订第三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本计划,此次计划把某些领域的工业化作为重点,同时拓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出口市场。
在推行新能源发展上,世界各国政府大多都出台了一系列资金补贴、优惠贷款、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而目前韩国政府补贴主要有以下两种:对于经过论证具有市场潜力的示范项目,政府补贴最高可达安装费用的80%;对于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项目,政府补贴最高可达安装费用的60%。
同时,韩国政府也实施了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在兴建30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建筑物时,必须将5%以上的建筑投资用于安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施。
更为有力的政策是,根据韩国政府规定,从2010年开始,所有传统能源企业发电量中必须有2%的比重是可再生能源。此后每年,这个幅度要增加0.5个百分点,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增幅达到1%。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重要占到电力总量的11%。
如果
电力企业不达标将被政府罚款,比如2014年,韩国传统电厂被罚的总额达到了210亿韩元。到2030年,济州岛的风能发电将达到2350MW,而岛内只能用65%左右,剩下来的部分就卖给韩国其他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济州岛的风电就成为传统能源企业需要的“指标”,风电厂的经济效益得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