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国风电发展需顶层设计
本文摘要:2014年,新政频发,剑指弃风限电、并网难的风电顽疾,让曲折中前行的风电行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暖意。未来,风电产业“由大变强”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借力顶层设计,提出清晰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图。
建设热情激起的背后,是多个因素催生下的风电制造业板块整体回暖。多家风电企业2014年度业绩告别过去连续下滑甚至告负的形势而纷纷预喜。一系列迹象预示着风电制造业已从过去沉寂的泥潭中焕发生机,优势企业订单攀升,支撑其“恢复元气”变得可期。但从长期看,毛利率偏低,去产能化进程缓慢等因素,对行业整体再次步入发展快轨形成制约。
事实上,风电制造业2014年较好的业绩,与因风电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现象不无关系。这项长期来看能够抑制风电行业盲目发展的政策,在短期内却促成了风电行业的装机热潮。新能源对政策的依赖性很强,目前风电投资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国家激励计划和补贴政策的驱动。“作为一个政策创设出来的市场,风电行业应善用补贴来为自己‘造血’,以此提升质量和技术,逐步降低成本,同时探索形成符合市场的商业模式,最终才能不依赖扶持,与传统能源平价竞争。”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
“十三五”尚需借力顶层设计
“十一五”风光无限、“十二五”曲折前行的风电,或在“十三五”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风电‘十二五’规划的完成情况较乐观,但‘十三五’情况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十三五’风电发展规划2014已经开始研究,具体方案需进一步落实。”易跃春指出,“十二五”三北地区风电由于限电原因,没有实现当时的规划目标,得益于中东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发展,整体才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
如果考虑2020年实现2亿千瓦的累计装机目标,“十三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需要接近2000万千瓦,这一数值与2014年2072万千瓦的新增装机持平。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从近年较为稳定的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数量以及资源、产业、项目储备等诸多方面来分析,2020年实现2亿千瓦累计装机目标的不确定性较小。
与相对容易预测的风电装机规模相比,解决弃风问题的时间表则不确定性较大。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581万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1905小时,同比减少120小时。其中,吉林和甘肃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仅有1501和1596小时。
2013年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了184小时,2014年却骤降,专家们普遍将此归结于受2014年来风情况较小影响。到底是2014年风资源较差导致的利用小时降低,还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弃风限电情况?“从发电量来看,2014年风电发电量初步统计为1500多亿千瓦时,没有达到预期的1800亿千瓦时,并网装机容量却达到了预期值。虽然2014年的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出现下降,可是弃风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秦海岩表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1亿千瓦的装机规模对应着要达到1900亿千瓦时的上网电量,我们目前应该更看重上网电量的数据,实现风电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十三五’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我国风电产业“由大变强”之路任重道远,过去“做大”不易,未来要“做强”更难。
“今年,不仅要完成”
‘十三五’能源规划的制定,还要提出清晰的中长期能源发展路线图。规划成功与否,并非目标,而是细节。”秦海岩表示,从当前的情况看,解决弃风限电问题的方向明确,但能否解决这一顽疾,关键要看如何细化规划目标和政策,在风电并网和消纳的硬件和软件上予以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