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 > 正文
*ST二重股市失意背后折射产业发展困局
发布时间:2015-05-28     来源: 《 中国能源报 》
本文摘要:2014年6月,*ST长油从上证所摘牌退市,罕见地成为国内第一家退市央企,打破了央企股不死之神话。9

      2014年6月,*ST长油从上证所摘牌退市,罕见地成为国内第一家退市央企,打破了央企股不死之神话。

\
 
  一年后的今天,*ST二重步*ST长油后尘。只不过,在退市方式选择上,*ST二重成为股市新政后首家主动退市公司;上市仅仅五年,昙花一现成为最短命上市公司。

\
 
  体量庞大的装备央企,为何遭致如此惨境?事实上,退市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产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核电持续四年冰封期,大型水电基本开发殆尽,大型火电项目极其有限,使装备产业感受到了最直接的触痛,业内几家装备央企产能普遍闲置,都在勒紧裤腰带度日。市场不足就比技术优劣,很显然,二重成为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期的首个掉队者。
 
  从国资监管部门的态度看,重振二重是一项政治任务,二重该如何改革振兴?是资本救市?还是科技兴企?
 
  
 
  是什么压垮了*ST二重
 
  ■胡清
 
  A股史上最短命上市公司,股市新政后首家主动退市央企,继长航油运后第二家退市央企,能源装备领域首家退市央企,5月21日上证所对*ST二重股票实施摘牌,意味着*ST二重坐实了这些名头。
 
  二重是我国重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在2008年之前,二重有着耀眼的经营业绩,尤其是2000年至2008年间,产值增速如坐火箭,八年时间从6.2亿元飙升至128亿元。
 
  然而时过境迁,当2010年老牌实力央企初入资本市场,上市第一年利润就首次出现负增长。2011年开始首次出现1.4亿元亏损,2012年亏损28.89亿元,2013年亏损32.07亿元,2014年亏损78.98亿元。
 
  上市短短五年,二重的表现让股市投资者瞠目结舌,从上市之初被寄予厚望的优质股,到股票“带星”、停牌,再到主动退市风波,直至最后摘牌,昔日的资本市场新宠落此惨淡结局,是什么压垮了这家重机行业龙头央企?
 
  不妨看看二重自己的说法: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订单持续减少,总体产能利用不足。市场的不景气和订单减少总是被二重放在亏损原因的首要位置。
 
  对于2014年78.98亿元的巨额亏损,二重的解释是,受近年订单持续下滑、产能利用严重不足和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部分资产存在较大减值的迹象,对此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富余人员减员分流计划计提辞退福利。
 
  市场的持续低迷,经营的连续亏损,使二重负债累累,贷款本息出现逾期,到期商业承兑汇票不能按期兑付。截至4月29日,*ST二重累计银行贷款等债务逾期金额80.1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逾期共计67.24亿元。
 
  其实国机也深知,二重现阶段面临两大棘手问题:市场和债务,争取市场订单,充分发挥产能,摆脱债务负担,这将是二重扭亏脱困的关键。
 
  那么,压垮二重的是低迷的市场?是沉重的债务?
 
  是,但不完全是。
 
  说是,是因为这几年重机行业的日子着实不好过,一重、太重、北重等业内企业经济增速均出现明显的下滑;而80.14亿元的巨额债务对*ST二重的威胁不亚于退市。
 
  说不完全是,是因为市场低迷和债务累累只是表象。
 
  自2010年开始,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与“速度”挥手告别,行业企业都在积极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太原重工转战轨交设备,抵御住了市场压力;中信重工从机械行业向信息技术行业跨界,转型高端变频技术领域,成为重机行业逆势增长的代表。
 
  而二重恰恰是在转型上摔了一个大跟头。二重2009年决定在江苏镇江投资建设核电设备出海口基地,总投资80多亿元,一期项目还未建成投产就遇到福岛核事故,也因此国内核电进入四年冰封期。
 
  实际上,投资镇江项目本无可厚非,只不过是一个基于主业转型作出的正确决定,但不幸的是惨遇了一个错误的时间点,使二重从此身陷囹圄。
 
  市场需求来得太快,走得也太快,但是市场萎缩并不代表没有市场,在市场订单不充裕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成为最大的比拼筹码。一重近几年虽然利润在走下坡路,也面临产能闲置等现象,但是并没有像二重这般狼狈,尤其是在核电铸锻件上市场份额和订单可观。
 
  虽然二重在粗轧、热连轧、热模锻压机、铸造能力和工艺、火电铸锻件、水电铸锻件等产品上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但二重也需面对一个事实,其制造技术与业内领先水平还存在差距,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颇受质疑,在用户货比三家的情况下,二重产品胜算不大。
 
  虽说在市场经济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就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而言,圈子并不大,谁家能做什么、产品怎么样,用户是了如指掌的。虽说二重所处的蜀道难走,但一重所居的齐齐哈尔也很偏远,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一重之所以还能吸引客户跑到齐齐哈尔下订单,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制造技术在业内领先,产品质量比较靠谱。
 
  进入买方市场,从用户催单,到催用户下单,这种变化,非亲历者难知其中味。催用户下单,需要底气,底气来自过硬的制造技术,优良的产品品质,这在需求不足的时候,尤其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缺乏这种核心竞争力,那么它所形成的多米诺效应,将会使企业陷入危境,并且越陷越深。
 
  与其说二重的惨淡退市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失意者,不如说是重机行业这几年水深火热变革中的失利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归根结底,是订单和技术的双重缺失,导致二重成为转型升级阵痛期的首个掉队者。
 
  好在*ST二重的落幕却也攒足了“光环”,争得了诸多首个、第一的名头,而这些都会成为其有朝一日若能重登A股的吆喝资本。到那时,前车之辙又是否会成为后车之鉴!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