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 > 正文
华锐风电于建军:努力把海上风电做精做细
发布时间:2015-02-28     来源: 中国能源报
本文摘要:近日,业界期盼已久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正式出笼,受益于此,在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众多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为分羹期望已久的海上风电盛宴热身。

  近日,业界期盼已久的海上风电电价政策正式出笼,受益于此,在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众多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为分羹期望已久的海上风电盛宴热身。
 
  然而,追风逐电非易事,水中捞财更难行。高成本、高投入决定了海上风电建设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过来人的经验十分宝贵。
 
  华锐风电便是这样的过来人。以勇气挑战大海,用坚持实现理想——凭借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华锐风电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国内海上风电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华锐风电的经验值得我们分享。
 
  身为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且亲历了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建设的于建军对海上风电建设的细节了然于心。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于建军,让我们来看看他如何支招海上风电建设。
 
  中国能源报:近期,不断传来海上风电相关的好消息,那么,最近在海上风电方面,华锐风电有哪些斩获?
 
  于建军:2011年底,华锐风电中标了申能上海临港海上风电10万千瓦项目,采用的是华锐风电的6MW海上风电机组。现在上海临港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取得核准文件获准开工了。
 
  中国能源报:业界期盼已久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终于出台了,您认为电价出台后,会不会出现一拥而上的局面?
 
  于建军:我认为不会,当前每家公司对投资海上风电都很慎重。几年前,大家开发风电项目时,投资回报率达到8%就可以接受,现在投资回报率一般都要求到10%以上,尤其是一些专门做投资的公司更注重资本回报率。总体看来,如今,业内就连投资陆上风电项目都回归理性了,海上风电投资更是会三思而行。
 
  中国能源报:海上风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关于海上风电选址和前期规划,您有什么建议?
 
  于建军:海上风电选址要考虑到沿海的风能资源、航运区、渔业资源利用、海洋保护区、海军国防等多方面因素,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所以,国家部委层面应整合海洋、海事、交通、海军等相关部门协调行动,统一做好海上风电场的规划和选址工作。最怕的就是更改选址,因为一旦风场范围缩小了,风场整体尾流影响就会加大,这会让风机的运行效率下降,进而降低整个风场的发电收益率。
 
  再者,我们的前期工作也要做得更细致。同样规模的海上风电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后期建设,在德国需要8年的时间,我们国内可能只需要4年。国外的项目,前期测风、选址、建模等工作做得很细致,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能源报:说完了选址,我们来谈谈设备,依照华锐风电在东海大桥项目上的经验来看,我们国产的海上风电设备经受住考验了么?
 
  于建军:以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例,国产机组的整体质量比较稳定,但当初上东海大桥项目上使用的5台国产发电机就使用机组配套的自维护系统更换了。这个更换说明了两点,第一点就是机组配套的自维护系统工作正常,可以大大降低机组大部件更换费用。第二点是国产发电机在风电机组配套件国产化初期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但也不能就此说,国产的设备就不好、进口的设备一定好。在东海大桥项目使用的5台国产齿轮箱就运行的非常稳定,性能甚至优于进口齿轮箱。再比如说,某外国著名品牌的发电机,在国外运行了多年都没有问题,而在我国内蒙地区某风况特别好的风场就故障频出,最终全部更换。实际上,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风况好,风电机长期处于大功率状态运行,电流大,导致发电机的连接螺栓熔化。所以无论是使用国产设备还是进口设备,甚至是使用哪个品牌的设备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项目特点的。华锐风电在东海大桥项目的5兆瓦机组,已经做到连续百天无故障运行,也正是国产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中国能源报:可是,如何决定什么样的设备才是适合自己风电场的呢,业主的这个判断能力培养起来并不容易吧?
 
  于建军:对,这个判断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所以,就需要华锐风电这样敢于“吃螃蟹”的公司来积累并分享经验。其实,设备品牌选择是一个性价比最优化的权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运行维护等因素。实际上,我们也用了很多进口的设备,虽然进口设备的故障率会相对偏低,但同样的部件出现故障,国产设备的维修、更换起来的速度都要比国外的快。国产的设备更换可能需要两天就完成,而国外的可能要等20天到一个月,停工时间长,就会降低风机的总体发电量。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