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力公司“利用弃风供暖”破解限电与治霾难题
本文摘要:进入10月,吉林省气温明显下降,一年一度的供暖期又将来临。自10月22日,吉林省进入了2014年的供暖期,供暖质量的好坏、供暖价格的高低等问题再次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进入10月,
吉林省气温明显下降,一年一度的供暖期又将来临。自10月22日,吉林省进入了2014年的供暖期,供暖质量的好坏、供暖价格的高低等问题再次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家住洮南盛豪鑫龙小区的居民胡辰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我家现在用风电供暖,虽然费用和传统采暖价格差不多,可是一点不存在温度不够的情况,去年吉林省冬季气温特别低,我家室内温度能达到零上20多度,可享福了!”
自2011年,吉林省于洮南市建设了国家风电消纳示范项目,装设9台2000千伏的高温水蓄热电锅炉,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弃风电量,提供对应的低谷风电蓄热,对20万平米的居民小区供暖。该项目一个冬季采暖期可就地消纳风电2700万千瓦时,可替代9000吨标煤。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平稳运行了3个供暖期。
洮南冬季平均温度为零下25摄氏度左右,供暖期长达半年之久。自2011年,风电消纳示范项目投运以来,项目小区的居民全然感觉不出自家的采暖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吉林省把“风”、“热”这两种看似无形的事物紧密相连,选择风电与城市供热联合调度运行项目作为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建设内容之一。不知不觉间弃风供暖在当地逐步完成了弃风电量的就地消纳、缓解冬季供暖期间风电发电困难、改善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多重任务。
风起电来消纳成难题
吉林省地处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是我国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然而,吉林省全社会总体用电量小,电源装机容量大,风电在当地无法“消化”。
吉林省内的电源主要以火电机组为主,其装机容量占省调直调装机容量的78%,其中供热机组占到火电机组的80%。热电联产机组运行在“以热定电”模式下,发电出力可调节能力大大降低。
同时风电大发的时节也是吉林电网调峰最困难的冬季供热期。电网调度必须保证担负供热任务的热电机组出力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吉林省冬季供暖期较长,为保障居民供热,风电不得不为火电“让路”,所以冬季弃风现象严重,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低于全国数值。
另一方面,冬季雾霾天气给能源利用方式亮起红灯。特别是吉林省进入冬季后,热电联产用煤及采暖用煤相争、煤价和运力的上下波动等,造成多数供热企业成本上升和经营风险加剧。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能源局和吉林省政府提出要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示范,并将项目地址选在风资源丰富且外输网架结构相对薄弱的白城地区,让风能转化成热能,增强风电消纳能力及电网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