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永:要敢于创新产品与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14-08-01     来源: 艾莱风能网
本文摘要:  如今中国风电已步入理性发展阶段,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显得更为重要,明阳风电在这两方面的创新能力令人刮目相看。明阳风电总裁赵
 
  《风能》:可以说,走出去战略和销售模式的创新支持明阳的可持续发展。明阳把在国内的一些成功经验拿到国外进行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赵学永:明阳在东欧做了一些项目,例如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进展的比较顺利。除此之外,在印度与当地最大的能源供应公司一起成立了300人规模的合资公司,由明阳控股。这个合作模式是由明阳输出技术,在印度进行整机制造,本土能源供应公司来解决市场。在明阳的战略中,印度是进入南亚重要的板块,该国虽然也有本土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但做的并不是很好。我们坚信,如果企业想继续走下去,就必须迈出国门,但前提是不要过分盲目。这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市场战略和运作模式,明阳为此做了不少铺垫。多元化的销售模式是推动明阳风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明阳在销售方面主要采用了机组直销、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BOT等多种模式,比如通过BOT项目将金融、资本、产业和政府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毛利率。例如大庆瑞好风电场就是采用BOT模式,明阳为客户提供从微观选址、风电场建设、机组运输、安装、调试、运维等一系列服务,也就是“交钥匙工程”。采用融资租赁销售模式的风电场国内比较多,东欧的保加利亚就是采用这种模式运作的,目前效果也比较好。
 
  《风能》:提供好的产品是一家企业不败的根本。明阳三年前便推出了战略性产品“SCD超紧凑风电机组”,但业内对其一直感到雾里看花,该产品的先进性到底如何?市场反应怎样?
 
  赵学永:风电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融资环境,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竞争力。欧洲风电在2004年前后逐渐回到了春天,而对于风电来说,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产品在技术上就会有新的追求和突破。大约在2004年到2008年期间,业界追求机组的轻量化,达到降低成本,降低载荷,从而提高可靠性的目的。如BoschRexroth等公司在这一时期开发的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就是为减少重量和降低载荷的紧凑型设计的典型代表产品。著名的风电机组设计公司Aerodyn和明阳有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2007年Aerodyn决定尝试更为先进的紧凑型风电机组设计方案,产生了SCD(SuperCompactDrive)的设计理念。2008年双方签署协议,联合开发单机容量为3MW和6.5MW的SCD新型风电机组。该设计将发电机、齿轮箱套进与塔筒相连的弯管中,省去了机舱和重约20多吨的底盘,使3MW型风电机组的整个机头只有33吨重。由于少了一个叶片,使叶片成本降低三分之一。除了成本有效降低外,总体重量的减少使吊装更为方便,减少了安装成本,尤其对海上应用优势更加明显。同时,更轻的重量使机组载荷也大为改善,可靠性显著提高。在明阳和Aerodyn的联合开发过程中,双方发挥了各自优势。明阳在工艺成熟、结构优化、风电场运行调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台SCD2.75MW紧凑型风电机组被安装在如东潮间带实验风电场,目前已经实现稳定运行一年多。在湛江潮间带安装的SCD型3MW机组,是经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方案,并网调试非常顺利,到目前已稳定运行10个多月的时间。在新疆达坂城安装的17台3MW型SCD机组已经全部稳定运行发电,技术指标参数达到甚至超过设计要求。2013年末,明阳风电获得了南方电网位于广东珠海桂山一个海上风电项目29台的供货合同,按计划到2014年底,全部吊装完毕。另外,明阳的6.5MW型SCD机组已经下线,在如东潮间带试验风电场完成了打桩,计划在潮水合适时吊装。当前SCD6.5MW是全球两叶片最大功率的风电机组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