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交警”谈风电消纳
发布时间:2014-06-25     来源: 中国能源报-能源网
本文摘要:  风电消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副主任马新看来,开发和使用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是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

 
    风电消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副主任马新看来,开发和使用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是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杀手锏。

  马新把自己从事多年的电力调度工作类比为交警指挥交通,如何疏导多条路上的各种车辆,如何优化城市交通运行是交警的职责;同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是马新和他的同事们操心、动脑、费力的事。

  下辖风力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东北电网风电并网容量已超过2000万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20%;全网风电最大发电电力为1100万千瓦,占全网最大发电电力的20%。

  当间歇性强的风电占据了东北电网的“两个20%”,如何兼顾电网稳定性,同时又能增加风电消纳能力、降低“弃风”比例就成当务之急。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高度重视电网风电消纳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研究风电接纳问题,通过采取各种管理及技术措施来提高风电接纳水平。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发出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优化调整风电送出线路和风机检修来提高风电接纳能力。近日,针对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及风电接纳相关问题,《中国能源报》同马新进行了如下对话:

  中国能源报:消纳难已成为风电发展中的重要障碍,“三北”地区“弃风”问题尤其严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马新:从地理上来看,东北地区风力资源大多集中在偏远地区,建设的风电场也大多远离负荷中心,接入网架薄弱的末端电网。风电集中地区输电通道外送能力相对不足,导致局部地区风电接纳难度加大。

  另外,由于东北地区用电负荷增长缓慢,电源结构单一。供热机组、风电机组所占比例较大,抽水蓄能等可灵活调整的电源所占比例小,也使得电网调峰能力不足,供热期低谷时段风电接纳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中国能源报:为解决“弃风”问题,东北电网做了哪些努力?

  马新:风电在东北电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前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一直高度重视风电消纳问题,把提高电网风电接纳能力当成分部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提高风电的上网空间可谓是“绞尽脑汁”。

  一是加强火电机组调峰管理,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开展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同时根据风功率预测结果组织火电厂开展周末及节假日停机调峰工作,提高风电上网空间。

  二是充分发挥跨区域电网调节能力。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积极努力下,2013年5月份,东北华北联网高岭直流背靠背二期工程正式投运,东北电网送华北电网最大电力由150万千瓦提高到300万千瓦,二期工程的投产,使东北电网外送能力提高一倍,风电接纳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滚动校核安全稳定控制限额,最大限度发挥电网输送能力。根据电网不同时期的运行特点及变化规律,统筹平衡各主要输电断面联络线需求,滚动计算分析并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和各断面安全稳定控制限额,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四是加强网省调峰互济工作。风电接纳需要全网一盘棋,为进一步利用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东北网调在部分省区风电因调峰受限,而全网仍有调整空间时,组织实施跨省调峰支援。

  五是充分发挥抽水蓄能机组的调峰作用,为风电提供了更大的上网空间。2013年,东北电网抽蓄机组启停次数在全国排名首位并全部用于风电接纳。仅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去年抽水运行次数高达1689次。

  六是优化风电送出线路和风机检修工作。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委托东润环能公司建设的风电机组检修管理系统于2013年5月份投入试运行,该系统通过研究风机检修、输变电设备检修及季节因素变化对风电场发电的影响,优化风电场送出设备以及风电机组检修计划安排,提高风电利用率。

  七是开展风电精细化调度工作。通过风电AGC系统对风电出力进行实时优化调整,尽最大能力提高风电送出通道的利用率,减少弃风。

  中国能源报:您刚才谈到,东北电网率先在网调层面建立了一套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及限电评估系统,这对提高风电并网管理水平,促进风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马新:目前东北分中心直调风电场有60多座,装机容量700多万千瓦,风机台数接近5000台。为促进风电可持续发展,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东北电网对风电接入进行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并建设了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

  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于2013年5月投入试运行,2014年3月份正式运行。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风电并网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提升风功率预测精度以及优化风电机组检修计划安排来提高电网的风电接纳能力。

  中国能源报:既然有领先意义,您能细化一下这套系统的功能和使用心得么?

  马新:风电机组检修精细化管理系统是在原有风功率预测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东北电网对风电场并网调度管理要求而开发的高级应用系统。

  首先,它可以实现检修精细化管理。便于我们在调度层面上准确掌握直调风电场风机运行状态,根据来风情况统筹科学安排风电场送出设备及风电机组检修,实现有计划,有顺序地安排风电场检修工作,从而提高电网风电接纳能力。

  其次,这套系统通过对风机状态进行实时统计,为风功率预测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原始数据,从而有效提高了风功率预测系统的预测精度,为系统的运行方式安排提供了更加准确合理的参考数据。

  在显示界面上,该系统能实现门户信息发布:通过对风电场建立风电预测结果、检修、限电评估等多维度指标考核排名机制,通过风电门户信息发布及管理,可有效地督促风电场加强自我管理,提升竞争力。

  本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对于提升电网对风电场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提高电网风电接纳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能源报:为弃风限电问题,技术派主张建设更多条输电线路、采用更优良的设备、更高效的管理软件;而政策派往往呼吁将《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在您看了,从根本上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应该走怎样的路径?

  马新:解决大规模风电的消纳问题应该多项措施并举。作为一个基层工业者,我认为提高东北地区风电接纳能力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北地区负荷发展。

  提高东北地区风电接纳能力的根本出路还在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用电负荷增长。当前,东北地区仍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地区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了,地区用电负荷才可能快速增长,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用电空间。

  其次是加快建设东北电网对外送电通道。

  东北电网电源过剩的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仅依靠东北自身的用电负荷发展来扭转,为提高东北电网发电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以及企业的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着手开展东北电网对外送电通道,比如规划中的呼盟—山东青州±800kV特高压直流,绥中电厂2×100MW机组单送华北等工程,重点解决东北电网存量电源过剩问题,缓解近期东北地区电力供需矛盾,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技术手段。

  从长远看,东北地区不是能源富裕地区,未来还有区外受电的可能,建设跨区特高压送电通道既能解决短期内东北地区电力过剩的矛盾,又能为东北地区远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证。

  最后是加快优质调峰电源建设,逐步改善东北电网电源结构。

  目前,东北电网最缺乏的是优质调峰电源装机容量。风电、核电的快速发展必须有足够容量的快速启停电源与其配合运行,这已是国际上普遍认同并采用的方法。东北地区应在后续的电源规划、建设中加大抽水蓄能、常规水电、燃气电站等优良调峰电源的建设力度及速度,以逐步改善东北电网电源结构,提高风电接纳水平。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