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节能错过风电运维最好季
发布时间:2014-05-19     来源: 投资时报
本文摘要:  好风凭借力 未必上青云  5月8日,中节能风电IPO项目通过证监会发审会评审,拟于6月正式登陆上交所。  凭借绿色、可再生能源等众多
 
  好风凭借力 未必上青云
 
  5月8日,中节能风电IPO项目通过证监会发审会评审,拟于6月正式登陆上交所。
 
  凭借绿色、可再生能源等众多亮眼的光环,中节能受到投资者较大关注。但工艺发展成熟的风力发电领域仍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
 
  能源专家刘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力发电会受到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另外在光伏发电的挤压下,风力发电的优势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市场份额下滑
 
  中节能风电的控股股东中国节能是最早介入风电领域的央企之一。1996年就与当时世界排名前三的风机制造企业丹麦诺德麦康公司合资成立了合资公司,主要从事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运行和维护。
 
  中节能风电招股书显示,募集资金将用于主营业务的资金需求和补充流动资金,对其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新疆乌鲁木齐20万千瓦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风电场4.95万千瓦工程两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力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风电场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收益日趋稳定,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扩大和并网条件的改善,未来风电运营商有可能会有不错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不少风险。”
 
  在绿色可再生能源概念的推动下,中节能风电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但单从近年的业绩来看,其业绩似乎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
 
  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2013年,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从404MW增长至91424M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12%,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
 
  而中节能风电的发展状况并不像行业指标那么好看,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3年,中节能风电营业收入分别为9.23亿元、10.08亿元、10.83亿元,2012年、2013年的同比增长率出现下滑;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2.68亿元、2.53亿元,2013年甚至出现了5.61%的负增长。
 
  中节能风电准备启动的新疆、内蒙古两风电场项目似乎也无法拯救其业绩的下滑。两项目早已建成投产并陆续在2012年、2013年实现利润。但从该公司披露的两个风电场项目经营情况显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592万元,净利润合计达到2260万元。盈利能力还未达到公司预计的最佳状态,同时也未能解决其业绩下滑的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即便募投项目可以达到公司预期的高盈利能力,对其净利润的提升依旧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中节能风力发电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1年—2013年,从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来看,在累积装机容量方面,该公司分别为1.86%、1.77%、1.61%。上网电量方面,2011年—2013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60%、2.05%、1.86%。在行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中节能并未表现出上升势头,反而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风力发电发展受限
 
  伴随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追求,可再生能源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但起步较早的风力发电并未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
 
  虽然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不断增长,但装机量却持续下降。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对中小型风能行业综合分析表明,2013年该行业的综合生产数量比2012年下降21%,装机量下降15.7%,而这已是第二个下降的年份。
 
  中国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地热和海洋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均享受政府相关激励政策。如果未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其他新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以中节能为代表的风力发电公司将会面临来自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的激烈竞争。
 
  传统能源发电行业同样会对风力发电造成威胁,成熟的体系和已知的自然资源能控制传统发电行业的发电成本,在终端市场中表现出更多竞争优势。
 
  能源专家刘芳告诉记者:“在光伏发电的挤压下,风力发电优势并不明显。首先在适用环境方面,风力发电就要差出许多。稳定性、并网、效率都是风力发电当前的难题。另外,风力发电会受到更多的自然因素影响。风速、风向、气温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发电效果。”
 
  中节能风电也表示,风力发电行业对天气条件存在比较大的依赖,任何不可预见的天气变化都可能对公司的电力生产、收入及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实际运行中的风力资源会因当地气候变化而发生波动,造成每一年的风资源水平与预测水平产生一定差距,进而影响公司风电场发电量。(王川)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