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毅:为风“把脉”的听风者
本文摘要: 雾霾,是最近风脉能源公司公告栏上,被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对于一家为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技术咨询的企业来说,这既是商机,同时也是一...
雾霾,是最近风脉能源公司公告栏上,被提及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对于一家为清洁能源开发提供技术咨询的企业来说,这既是商机,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由于风能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会严重影响其并网效率。而风脉能源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掌握风的速度、能量等各项参数,为风“把脉”,准确预测未来几天的风力发电效果。
作为一名“听风者”,这是风脉能源董事长叶毅的安身立命之本。
从2010年回国创办风脉能源,短短3年时间,叶毅几乎凭一己之力,打开了局面。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风脉能源销售额已达到5000万。
但叶毅对自己的定位却很低调,“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创业者,还处在创业的初期阶段”。
放弃海外高薪回国创业 不做“螺丝钉”做“大脑”
2006年,时任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助理教授的叶毅,由于在读博期间曾参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火箭尾气的分析项目,而被 NextEra Energy看上,从而改变了其人生轨迹,开始“弃学从商”。
“在我加入NextEra Energy之前,我一直设想的人生,就是在大学里教书。”叶毅介绍说,当他前往NextEra Energy的总部参观后,发现了许多自己在学校里,从没有见过的“新玩意”,心中的那根弦被拨动了,他后来才知道,那是他血液里的一种“不安分”。
在NextEra Energy的四年时间,叶毅像一块海绵一样,竭力吸取所有有关风能的“营养”,他很快成了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我当时是公司曝光率最高的人,几乎所有在董事会进行的项目评估报告,都由我主持讲解”。
2010年,叶毅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他不顾亲人们的反对,也放弃了NextEra Energy开出的风能分析部经理职位,“一意孤行”贱卖了在美国的两处房产,回到武汉创办了风脉能源。
对于当初的选择,叶毅坦言,“我想拥有更大的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对未来,他看得很清楚,华人在国外的顶尖企业打工,做到头了,也只能算是一个核心部位的“螺丝钉”,而他真正想做的则是“大脑”。
但另一方面,叶毅强调说,“这也并非是一个完全感性的选择,回国创业之前,我详细调研过国内风能行业的发展状况。”在他眼里,创业并不是一拍脑袋的事,但创业者必须有点“不安分”的精神。
百万投资血本无归 “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叶毅的抗压性极强。”这是朋友对他的评价。叶毅很少会焦躁不安,哪怕遇到再大的难题,他从不向亲朋好友提及半句,“饭照吃、觉照睡”。
回国创业的初期,叶毅遇到了许多事先没有预料的问题,但这些在他看来,似乎都不值一提,“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2011年,公司刚成立不久,叶毅投资100多万研发出了一款产品,结果一个都没能卖出去,不仅100万的投资血本无归,还造成了团队内部的矛盾。
在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叶毅首先果断停掉相关业务,接着遣散了一批影响团队氛围的员工,风脉能源躲过一劫。
事实上,叶毅回国创业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渠道。离开中国学习工作多年,他积累的资源大多都在海外。但就像叶毅自己所说的,只要有心,没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
帮助叶毅打开局面的,正是他的海外专业背景。“那个时候,包括五大国有电力公司在内的很多中国能源企业,希望到海外投资项目。这正是我的强项。”在业内人士的介绍下,刚刚成立不久的风脉能源,接到了一批海外投资咨询的业务,而叶毅凭借着在海外能源行业多年的从业经历,向业主提供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投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