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圈海的背后
本文摘要:虽然我国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终于浮出水面,但在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看来,我国海上风电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要完成《风电发展 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仍不乐观。
遭遇重重困难
值得关注的是,与目前我国批复的多个可以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项目,而给大家展示的一幅广阔的海上风电发展蓝图相比,正在启动的海上风电项目却遭遇种种困难而建设迟缓。
由于沿海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在并网方面不存在陆上风电遭遇的并网、限电难题,当国家于2010年决定进行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后,业界一度燃起了建设海上风电的极大热情。
为了抢占优势的海上风电资源,在海上风电开发中抢得先机,风电开发商在此轮招标中积极投标,甚至爆出了当时与陆上风电上网电价水平相当的0.61元/kW˙h的超低电价。
最后,虽然4家国内大型电力公司全数拿下了首批海上风电4个特许权招标项目,但事情的进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与风电业界的踊跃参与、国家能源局雄心勃勃的规划相比,海上风电的现实要冷酷得多。
由于我国海上风电的开发涉及能源、海洋、气象、军事、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一旦项目选址与航道、渔业、生态、滩涂围垦等用海规划冲突,就会造成海上风电项目规划不断调整而难获核准。
除了面临项目迟迟未能核准的困境之外,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能源局等主管部门由于此前没有做好海上风电规划的协调工作,风电开发商招标后发现,原有风电场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项目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投标的电价是否有效也存在诸多争议。
正因为面临诸多尴尬,截至目前,海上风电第一批特许权招标项目仍然没有启动的迹象。这让所有参与海上风电建设的业内人士感到阵阵寒意。
在易跃春看来,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的尴尬境地确实是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遭遇重重困难的一个缩影。总结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时,他表示:第一,由于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使得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导致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
第二,国家虽然制定了海上风电部分前期工作的技术标准,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现有效指导。
第三,我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也没有系统开展,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查工作也较为薄弱,且这些工作条件艰苦、周期长,影响了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四,他表示,海上风电工程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海上施工设备还不能适应多种建设条件,对海上风电基础设计、施工研究经验不足,离岸变电站和海底电缆技术等级不高都是我国海上风电项目进展迟缓的原因。
易跃春坦言,根据目前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虽然近期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获批,但鉴于海上风电建设的周期较长,要完成《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kW,2020年完成海上风电装机3000万kW的目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多举措助力发展
如何解决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易跃春认为,要加强海上风电基础建设工作,全面系统开展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并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海洋水文观测和海底地质勘察。
他强调,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协调海洋、海事等部门,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统一认识,并根据海上风电建设特点,进一步完善和简化管理环节,提高海上风电管理的工作效率。他同时提出,国家是否能列出一批重点推进的海上风电项目清单,进行重点发展。此外,各沿海省市的能源主管部门是否也应按照国家批复的海上风电规划,进一步落实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场址。
"自从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
海上风电在规划阶段不仅需要国家做好宏观引导和加强用海协调工作,同时,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易跃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