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模式:绿色能源加储能
本文摘要: 2014年秋,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人们还记得,在2010年的APEC会议上,我国领导人向全球发出了重要倡议——建设
低碳与经济“一个都不能少”
近日,在经历APEC低碳专家多次研讨后,APEC第47届能源工作组会议召开,于家堡金融区作为APEC首例低碳示范城镇,首次发布了低碳城镇指标体系。
该低碳指标体系从城市总体规划定位出发,不但涉及环境保护、空间组织、交通出行,还涉及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行一共六个方面,涵盖土地利用、建筑、基础设施等领域,对金融区进行全方位低碳布局。引人关注的是,其低碳建设模式,不是传统技术堆砌,而是能源、建筑、交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有机整合。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城镇化,所以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还要追求城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朱丽表示。
她接着说,对于我国低碳城镇建设来说,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追求减碳、低碳,要结合项目所在地能源和气侯等各方面的条件,因地制宜,最终制定出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方案,保障城镇建设当中的多重红利。
除了注重对能源与经济有机整合的指导,于家堡金融区在低碳招商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银河达华低碳产业基金、新金融低碳研究院、苏伊士能源、天津绿色供应链中心、中国金融租赁等低碳机构纷纷落户于此。而该区服务于亚太地区的可持续能源中心的筹备工作也基本完成。
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波表示,于家堡金融区是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和创新服务基地,发展低碳经济是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招商方面的显著成效体现了APEC低碳示范城镇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强大的聚集效应。作为首例APEC低碳示范城镇,于家堡低碳指标体系不但能够指导于家堡金融区的规划、建设,也为于家堡金融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指引。
“我国在低碳城镇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很多试点城镇和示范项目亦取得了不少成果。这将为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借鉴。”朱丽表示,“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示范、试点,而是长期的低碳建设,因此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同时,还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此才能走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