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风电现状和前景展望
本文摘要:2014-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将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有望达到32948MW,占到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的6%。
三、海上风电的主要挑战
1、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建设进展缓慢。目前,我国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海洋水文测量、海底地质勘察工作也较薄弱,且这些工作条件艰苦、周期长,影响了海上风电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目前国家已经批复前期工作的4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到2015年全部开发建设,才能为实现国家500万千瓦的“十二五”海上风电规划目标提供保证,但难度大。
2、统一管理协调,有待加强。海上风电开发涉及多个领域,各部门对发展海上风电的认识不一,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实际执行管理标准不一,从而加大了前期工作周期。目前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获得许可、通过海洋环评、通航安全论证的周期一般需要两年以上。
3、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虽然制定了部分前期工作技术标准,但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践实现有效指导,海上风电面临技术风险和成本方面的控制。
海上风电工程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我国5MW和6MW级的大容量机组在制造方面还处于少量试运行阶段,海上施工设备还不能适应多种建设条件,对海上风电基础的设计、施工研究试验不足。离岸变电站和海底电缆技术等级也较低。
四、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前期工作。
全面系统开展海上风能资源评价工作,选择重点区域,开展海洋水文观测和海底地质勘察。
各沿海省份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批复的海上风电规划,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场址。
国家能源局协调海洋、海事等部门,提出一批重点推进项目清单。
2、支持海上风电发展,提高海上风电专题工作进展效率
针对前期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海洋、海事等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统一对发展海上风电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海上风电建设特点,在一些必要的管理环节和流程上进一步完善和简化,提高海上风电管理工作效率,支持和促进海上风电发展。
3、积极推进海上风电产业体系建设
海上风电需要依托示范项目,重点突破总体方案设计技术、大功率风机制造技术、基础设计技术、工程施工安装技术等,同时还要探索深海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
技术单位和开发企业在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
4、做好审批权下放后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我国海上风电还处在发展初期,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做好示范项目建设,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培育和推进海上风电健康发展。
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
海上风电在规划阶段不仅需要国家做好宏观引导和加强用海协调,而且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