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风电运维市场争夺战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2014-11-26     来源: 中国工业报 作者:李瞧
本文摘要:还未听到令下,风电运维市场上的争霸赛就已经开打了。主机制造商,风电开发商,再到大大小小的第三方运维公司,都已是纷纷出招,颇有混战之势。
 
  三足鼎立
 
  事实上,不少大型的风电开发商并不愿意将这块“味美多汁”的市场拱手相让,他们大都有自己独立的技术服务公司,或者是运维服务板块,专门负责本集团的风电运维业务。
 
  比如大唐集团的大唐新能源试验研究院、龙源电力集团控股的龙源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在满足自己的需求之余,他们还可以为其它风电场提供定期运维服务。
 
  正如龙源风电总工程师岳俊红所说,“我们的目的就是为龙源集团乃至国电集团所有风电场或者是行业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事实上,中国目前超出质保期风机75%左右都由开发商自行维护。
 
  此外,目前还有超过90家的第三方运维公司活跃在市场上。但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过去两年内才进入运维市场的,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可谓是参差不齐。
 
  岳俊红表示,风电运维后市场按照技术水平可分为低、中、高三类:低端就是润滑、清洁、耗品的更换,主要是一些小微的第三方来做这些工作,这对开发商的运维是一个有利补充;中端就是检修,包括技术性能测试等,一般情况下还是运营商来做;而高端就是业务优化,包括技术改造等,这方面制造商有他的优势。“但我们公司也在发展这样的能力,以弥补风电场运维方面的不足。”
 
  “作为业主,我们最关心的是风电场多发电。”大唐新能源试验研究院副院长辛克锋透露,“随着风机出质保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也会有多样化的运维,也不排除和第三方或厂家合作。”
 
  事实上,随着风电运维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在风电场开发商和整机制造商之外,第三方也正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风电开发商、制造商、第三方已有鼎立之势。
 
  “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应该是制造商、开发商以及专业独立的第三方的服务机构共同满足风电后市场的需要。”作为一个第三方的技术服务公司,北京优利康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精家很是期待,这样的平衡和存在应该是一个长期性的。面对这个市场,这三种类型的服务企业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都有生存的空间和理由。
 
  “这个市场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大家的优势互补。怎么能达成最优化,使风电场运营的成本更低,这是发展的方向。”曾思萌强调说。
 
  竞争无序
 
  “现在这个市场比较乱,竞争无序,大家在服务的标准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李精家表示,风电整机制造商已经历了一轮残酷的竞争了,但竞争的结果是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是受害方。而现在的运维市场也在重复类似的故事。比如说定检,你说3万元,我出2.8万元,可大家很少去认真说定检的内涵、保证和承诺的后果是什么。
 
  对此,辛克锋也有同感:目前运维行业没有什么标准和规范,没人来评价运维的结果,包括维护以后风机的寿命是不是受到一些影响,定检到位没到位,以及及时性等。
 
  但通用电气却觉得风电运维行业的标准太多。“业主有自己的标准,主机厂从自己产品的角度提一些标准,而第三方独立服务公司也提出一些标准。”通用电气风能项目及服务亚太地区总经理张晓艳抱怨说,标准太多、太复杂,怎么能把行业里的繁杂标准简化整合出一个统一的、无论哪个服务商都能遵从的标准呢?比如航空领域制定最低标准,主机厂、修理厂可以高于这个标准——那是你的选择。
 
  她认为,风电行业需要把繁杂的运维简化到易于执行、共同遵守的标准。“在这个领域,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但若没有统一的规范、门槛设置,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浪费。”
 
  “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对运维公司来说,业主方请你是让你去做一个管家还是保姆?如果做保姆,那业主方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种服务模式不能为业主方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做管家,至少是干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如果所有的第三方或者其他方式的运维公司能够做业主方的管家,我认为这个行业会做的好一些。”北京协合运维风电公司市场总监凌云表示。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