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专家驳斥内蒙古风电开发致北京雾霾
发布时间:2014-11-24     来源: 澎湃网 周辰
本文摘要:目前风电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较少,争议较大。朱蓉的文章也称,现有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计算,大规模风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效应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APEC蓝”走了,雾霾又回来了,北京人民翘首企盼“等风来”。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发表文章《谁偷了北京的风?》,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北方的“大风口”内蒙古地区五年内暴增了近32倍的风电装机容量,这些风机可能“偷”走了北京的风。

\
2014年10月11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草原上的风力发电风车。
 
  对此,中国风能协会转发中国气象局专家朱蓉的文章反驳称,气象站的观测发现,即使是风电开发突飞猛进期间,风速也没有突变。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宗慈2011年的研究文章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风电场效应使风速明显衰减,之后回升,影响距离仅30到60公里。
 
  11月2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韩永翔向澎湃新闻表示,在目前的气候背景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才是真正的治霾王道。
 
  内蒙古风电开发偷走了北京的风?
 
  《谁偷了北京的风?》一文称,从2008年以来,中国北方的“大风口”内蒙古地区开始打造“风电三峡”,“巧合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剧增,也正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
 
  风电大开发与北京风速的减小,是巧合还是真有因果?文章表示,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研究和确凿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该文援引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宗慈的观点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一致认为,风电场对局地风速有明显影响。
 
  比如在丹麦一个风电场进行的观测表明,进入风电场的风速是8至9米/秒,经过风电场运行对风量的吸收,在风电场下风的风速明显减弱,其下风处6公里的风速与原有风速比率为0.86,下风11公里处的比率是0.90。研究结果与人们的常识极为相符。
 
  不过,赵宗慈在2011年《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发表的研究综述称,国内外研究显示,风电开发对局部风速的确会产生影响,但有一个明显衰减到慢慢恢复的过程。
 
  赵宗慈的研究文章显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也很相似,风电场效应使风速明显衰减,之后回升,影响距离为30到60公里。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