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因风电阻风入京 结果待验证
本文摘要:内蒙古的风电大发展与京津冀爆发大面积雾霾之间,究竟是纯粹的巧合,还是略有影响,抑或构成因果关系?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研究和确凿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全球“风情”有玄机
由于在北京城饱受雾霾,人们已经切身感受到风力变小之苦,并开始探究在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中筹建“城市风道”的可行性。内蒙古的风电场也时有弃风停机之举,令风力阻隔也有间断喘息。但令人意外的是,“风变小了”的情况,让依靠迎风取电的大型风电场也“笑不起来”了。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滢曾到辉腾锡勒等国内几家起步较早的风电场考察,在昔日著名的风电场,工作人员对风的减弱有了更直观感受。江滢表示,近年来连寒潮、沙尘暴、温带气旋等天气事件都逐年减少,这也是风速大范围减小的一大佐证。
实际上,由于注意力盲点,人们更关注的是京津冀这样重点地区的雾霾,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即便是在内蒙古、张家口这样昔日的“大风口”,如今也难逃雾霾“魔爪”。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都是越来越小的,年平均风速每10年就会减小0.12米/秒。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一份由美国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自1973年以来,美国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均出现了明显下降。某些中西部地区,风速甚至在10年内减缓超过10%。计算机模拟更显示,未来40年内美国风速还将下降10%。
毫无疑问,对于气象学家们来说,北京风力减弱的现象,不过是全球风速趋缓的一个非典型故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是造成这一恶果的罪魁祸首。
有气象学家表示,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海陆温差不断缩小,两者间的气压差也一降再降,导致空气流动动力不足,中国乃至亚洲的大气环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便在城市高楼根本无法企及的中低对流层,风力也越吹越慢了,更何况面对风电阻滞和大规模城镇化的北京城呢?
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基本认同风能开发会导致局部地区风速减慢的观点,但是否会减弱大气环流,目前尚没有定论。但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始终认为,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风能也并非可供挥霍滥用的资源,过度利用风能,同样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令人忧虑的是,中国的风能开发在缺乏对于气候影响的整体性评价的前提下仍在突飞猛进。2005年,我国风电装机只有120万千瓦。此后,我国风电吊装规模高速增长,到2013年底,装机总量已经超过9000万千瓦,雄踞世界第一。如此高的发展速度,在世界风电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虽然人们
开发风能的初衷是为了绿色环保,但如果开发计划缺乏科学的论证,过度利用风能发电也可能导致南辕北辙,必须慎重行事。不管如何,凡事皆有度,即便是开发绿色风能,也应如此。
(新闻原标题:媒体:内蒙风电"偷走"北京风力致雾霾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