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风电发展展望
本文摘要:《全球风电发展展望》(GWEO)设定了三种不同的风电发展情景,展望世界风电行业2020、2030甚至2050年的发展情况。这三种情景包括国际能源署(IEA)设定的新政策情景及其它两个全球风电展望(GWEO)的特定情景:GWEO稳健情景及GWEO超前情景。
投资
风电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在过去四年里相当于每年500亿欧元。在GWEO情景展望中,我们假设风电设备的价格是逐渐下降的,这一变化趋势也反映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IEA新政策情境中,直到2030年风机成本呈现平稳发展的趋势。每千瓦的投资成本按照2013年的平均水平欧元€ 1252/KW计算。在新政策情景中,这一成本到2030年达到€ 1,241/kW,在整个时期没有巨大的变化。
在稳健情景中,每千瓦投资成本到2020年下降到欧元€ 1,214/kW,而到2030年则降到欧元€ 1,203/kW;而在超前情景中,随着更大的风机装机规模,投资成本下降速度更快。到2020年投资成本降低到€ 1,137/KW,到2030年则降到€ 1,100/KW。从投资角度讲,2013年的投资数约在440亿欧元/年。在新政策情景中,全球投资到2020年将达到500亿欧元每年,2030年410亿欧元每年。稳健情景中年投资金额在2020年上升至近800亿欧元,2030年近1020亿欧元。超前情景中2020年年投资金额就达1040亿欧元,2030年高达1410亿欧元。
风电的数字虽大,但应当参照能源整体投资的数量,据IEA数据,在情景设定的这段时间内每年针对能源的投资额将达5700亿欧元。
投资与就业
就业
近年来全球一些国家与地区开展了风电行业就业评估,虽然尚未能出现全面权威的成熟的评估。我们曾经假设,现在也沿用这个假设,即在某国某年装机容量每增长1兆瓦,就能够产生14人/年的工作岗位,行业包括制造业、零部件供应、风电厂发展、建筑业、运输业等等,这个假设的数据也已经得到现存的研究证实。虽然地区间会有差异,但这个数据是全球的平均数。由于生产过程逐渐优化,我们预测这个数字到2020年降至13人/年,2030年12人/年。
除此以外,现存风电场需要0.33人/年从事运行维护岗位。同样这一数据也是全球平均数,即不同区域间会有不同的变化。
根据如上假设及现有研究计算,到2011年底风电行业雇佣约600,000人。在IEA新政策情景里,到2016年该数字将达到峰值780,000个职位,之后缓慢下降到2030年700,000个职位。GWEO稳健情景描绘了完全不同的场景。2015年风电就业人员将超过824,000,2020年达110万,2030年超过150万。GWEO超前情景就业人员在2015年达到900,000个,2020年高达145万,2030年则升至220万。
二氧化碳减排
风电在环保方面具有的优势包括:消除对当地的空气污染以及水消耗数几近于零。但其实电力行业中的风电最大的贡献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人类活动对电力的需求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大元凶。
现代风能科技具有极好的能量平衡。在一台风机制造、安装、运行及退役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大致在该机组运行头3至9个月就能得到“回报”。而在剩下的20年使用寿命中,它将不再产生任何有害的影响地球生物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排放方面风电取得的优势完全取决于人们使用何种电厂进行发电。如果替代的是水电或核电,它本身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如果该项目替代的是煤或天然气发电厂,那么它的益处就十分显著了。化石燃料电厂排放从500克二氧化碳每千瓦时到1200克每千瓦时,若燃料不纯,则排放更多。在现今电力分配的基础上,我们统计风电减排的平均数值为600克。
二氧化碳每千瓦时,同样根据地区情况,这个数字差异较大。虽然现存的主要风电厂集中在减排数字较低的地区,但是在新建的主要风电厂特别是亚洲的电厂,减排量将比较高。
二氧化碳排量

二氧化碳减排
现存的风电厂在2013年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4亿吨,在IEA新政策情景下,至2020年每年减排将多出8.99亿吨,到2030年每年达15.21亿吨。GWEO稳健情景显示到2020年每年减排10亿吨,到2030年超过23亿吨;GWEO超前情景的结果表明到2020年每年二氧化碳大约减排12亿吨,到2030年每年减排达31亿吨。从累积数字来看,IEA新政策情景中风电到2020年共减排70亿吨,到2030年190亿吨,GWEO稳健情景中到2020年共减排近75亿吨,2030年超过241亿吨;在GWEO超前情景中到2020年减排79亿吨,到2030年为286亿吨。如上减排数字十分显著,但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减排总量,因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在大气中长期存在,而且尽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达到大气最佳状态已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减排实现的速度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风电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成为尽早实现减排目标的理想技术,它能够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在2摄氏度以内或低于工业化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