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海上风电——理顺节奏 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4-08-28     来源: 《风能产业》 作者:梁伟
本文摘要:  导读:  【目前海上风电市场随着电价的确立正式拉开帷幕,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持乐观态度,但海上风电开发难度比陆上更大,涉及的层面
 
  对海上风电准备不足致使发展速度迟缓
 
  我国对海上风电的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投入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目前海上风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装机总量达到38.9万千瓦,与500万千瓦的差距比较大,按照目前的发展程度在到2015年很难完成这个目标,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此,水利水电按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易跃春表示,首先海上风电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对海上风电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通过这几年的陆上风电的快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风电大国,对风电机组的制造、使用、安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行业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陆上风电取得了上述成就的基础上,对海上风电进行规划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设想,对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也给予了较好的希望。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不论是风电机组的制造,还是海上风电场的施工安装,以及前期的投入,相对于陆上风电来说都存在较多问题,工作难度等级更高。
 
  其次,陆上风电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技术标准,但是对海上风电来说,由于涉及一些新的部门和管理的要求,造成整个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比如做一个陆上风电场,从测风到可研到建设2-3年可以完成,而海上风电场开发来说,目前完成海洋、海事、环评等前期专题研究工作就需要两年多时间,加上前期的测风、海洋水文观测的工作,前期工作需要三年多的时间。所以对于海上风电管理的认识和梳理海上风电管理流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由于海上风电前期没有积累,加上前期准备的时间,完成2015年规划目标的时间周期就被延长。
 
  第三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海上风电的电价。陆上风电的电价是经过从特许权招标逐渐回归市场引导、逐渐回归理性的过程。随着产业的成熟,陆上风电除了弃风限电的影响,大部分风电能够带来较好的盈利,各方反应速度、投资决策、开发建设都比较快。海上风电第一期特许权招标开始时,市场反应积极性也比较高,上网电价竞争也比较激烈。后来由于电价迟迟没有确定,造成大的投资开发企业担心风险,投资决策难下,因此虽然前期工作做了很多,但是实质性的开发建设动工的比较少。
 
  电价政策解读
 
  国家发改委于今年6月19日公布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规定,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2017年以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85元(含税,下同),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
 
  《通知》同时指出,鼓励通过特许权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业主和上网电价。通过特许权招标确定业主的海上风电项目,其上网电价按照中标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以上规定的同类项目上网电价水平。对于2017年及以后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将根据海上风电技术进步和项目建设成本变化,结合特许权招投标情况研究制定。
 
  此次公布的价格虽然并不能覆盖企业层面的成本支出,但使已经投产、正在兴建的海上风电项目有据可依,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将更加顺畅,民营资本进入海上风电的动力也相对增加。不过,对于这次公布上网电价市场反应不是很热烈,在这个电价环境下,要达到海上风电项目保证充分的盈利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对于风资源的稳定性和设备发电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就相应变的更严格。另外电价政策具体落实到实际实施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和实施细则的支撑,监管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时间,仅仅期待一个上网电价的发布推动整个海上风电的发展进程题恐不太现实。

分享到:
相关文章